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近日,国内可穿戴市场的领先企业华米科技宣布将在 6 月 15 日召开 AI 创新大会,本次 AI 创新大会的主题是:AI to Decode Future!(用 AI 解构未来),重点放在 AI 技术和应用上。继前几天陆续预热了 BioTracker™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AI 运动模式等技术后,今天其预热海报中暗示了华米科技在可穿戴设备 AI 芯片上将有新的 “惊喜”。
近年来芯片的重要性越发明显,这既是一个科技企业实力的表现,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科技企业发展的上限。早在 2018 年 9 月 17 日,华米科技就已经发布了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 AI 芯片 “黄山 1 号”,并于 2019 年 6 月 11 日应用在 Amazfit 米动健康手表上,完成了从芯片发布到落实到产品端上市的飞跃。
“黄山 1 号”AI 芯片是全球首款集成了 AI 神经网络的可穿戴设备处理器,基于 RISC-V 开源指令集开发的全新架构芯片,和市面上大多数厂商采用的通用 ARM 架构处理器不同,“黄山 1 号”AI 芯片的运算能力更强,性能较市面上的通用架构芯片高出 38%。
强大的性能也让 “黄山 1 号”实现对本地数据的 AI 处理,减少由于数据上传云端处理而造成的反馈延迟。其采用的 AlwaysOn 模块,能够自动把传感器数据搬运到 SRAM 中,并通过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分别运算整合,及时回馈运算结果。快速的本地化运算和更少网络连接需求,能让 “黄山 1 号”的功耗大幅降低,让智能设备有更好的续航表现,为可穿戴设备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为了应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需求,“黄山 1 号”AI 芯片拥有心脏生物特征识别、ECG、ECG Pro 以及心律异常监测引擎等四大核心人工智能引擎,在运算速度和准确度都超过了以往的产品,为产品提供更高效可靠的健康监测功能。“黄山 1 号”发布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用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今天的预热海报上从 “牛刀小试”的 “黄山 1 号”引到了 “一鸣惊人”的产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华米科技是否会在 6 月 15 日召开 AI 创新大会上推出新的可穿戴设备 AI 芯片,也就是传闻中的 “黄山 2 号”AI 芯片。珠玉在前,有了 “黄山 1 号”的成功,大家对 “黄山 2 号”在性能和功耗上的表现更是十分期待,也相信它能够为可穿戴设备带来新的行业标杆,促进行业的进步。
华米科技自 2013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近年来也从终端设备向上游芯片、传感器不断拓展,在技术深耕上走在了行业的前端。经过了 “黄山 1 号”的 “牛刀小试”,华米科技在芯片技术上的积累快速增长,这次 “一鸣惊人”的 AI 芯片产品在性能和功耗上会有多惊人的提升呢?让我们一起关注 6 月 15 日华米科技 AI 创新大会吧!
陈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