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区块链被认为是“下一代颠覆式创新技术”,其核心优势就是通过去中心化,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等手段,构建全新信任机制和高效协同机制,从而催生诸多全新的应用场景。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大话区块链”系列报道,从“顶层设计”到“场景落地”,从技术基础到未来远景……深入探讨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作为一项被认为将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新技术,区块链已成舆论焦点。“几年前,我开过区块链这门课,当时大家并不在意,可现在每4个学生申请选课,只有一个人能选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宋晓冬的亲身感受,是区块链热度的一个证明。仅今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就发生了216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高达165.37亿元。
在中国,区块链技术同样在全速奔跑。2010年,国内经营范围包含区块链的企业仅有379家,但截至今年10月底,国内区块链公司已达27513家。按照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说法,这项新技术能够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诚实’与‘透明’的区块链,其优势可以概括为范围广、跨主体、提效率、降成本。”
按照对节点开放程度的不同,目前主要把区块链分为3种类型,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它们相当于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开账本、企业内部的私有账本和多个公司组成联盟,内部所用的公用账本,但信任始终存在。基于信任,新的应用方式应运而生。
马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