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第 16讲 一天之内歼灭敌人280余人 他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净因寺村,“英雄故里 红色净因”的标语随处可见。8月4日下午,面对来寻访英雄的记者,村党总支书记陈利秀笑称自己是“从一个英雄故里嫁到了另一个英雄故里”。
胡修道回乡探亲时与朋友合影。 金堂县档案馆提供
她来自与金龙镇毗邻的中江县——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家乡。而从净因寺村,走出了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
“70年前,20岁的胡修道和同龄的血性男儿一样应征参战。” 陈利秀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和作战动员,胡修道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第5连的一名新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1953年6月,朝鲜共和国为志愿军颁发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这可谓是朝鲜勋章的最高荣誉。志愿军获此至高荣誉的仅有12人,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伍先华……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胡修道也位列其中。这12人中,只有彭德怀、杨育才、胡修道3人生还回国,其余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
“胡修道创造了一天之内击退敌人41次进攻、歼灭敌人280余人的奇迹。”金堂县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刘德林说,胡修道以一己之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有人甚而说他是“中国最牛的士兵”“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士兵”。
《新华日报》关于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报道。 四川省档案馆提供
回到70年前的朝鲜战场。1952年秋天,敌军发动了“一年来最猛烈的攻势”,攻击重点是上甘岭地区的597.9和537.7高地。11月15日是敌军攻势最猛烈的一天。胡修道和班长李峰、战友滕土生3人守卫在597.9高地主峰阵地上。
敌人在炮火掩护下,乱哄哄地冲上来,越爬越高。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刘德林说,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打法果然奏效,敌人接连几次进攻都失败了。
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时,连指挥所传来紧急战报: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这时,连长朝他们一挥手,他们立即又突破敌人几道火墙,来到10号阵地。这时,排长郭三旦向他们匍匐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
“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滕土生又被调走执行其他任务,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还没来得及休息,正前方一大群敌人又蜂拥而至,胡修道又是一阵手榴弹向敌人扔去。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过来,头顶上的飞机也开始狂轰乱炸。“连长命令你速回3号高地!”接受战友支援后,胡修道依靠所剩不多的弹药,在3号、10号高地间来来回回地打,竟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
黄昏的时候,阵地上没了一点声响,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胡修道等待着敌人最后的挣扎。当他扔完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后,他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结束了。
刘德林说,胡修道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我们将他的事迹编纂成书,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净因寺村为此开辟了纪念陈列室。 “陈列室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有不少外地人在周末、节假日慕名而来。”陈利秀说,英雄不能忘,抗美援朝精神更应该传承下去。金龙镇党委副书记王椒透露,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和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家乡仅仅相隔一座山,直线距离17公里,未来有望联手打造红色旅游线路,通过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
朝鲜共和国为12位志愿军颁发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其中仅有3人生还回国,这3人不包括 A. 彭德怀
B. 伍先华
C. 胡修道
D. 杨育才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