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随着“棚改”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大规模的“旧改”。按照规划,“旧改”将涉及到我国城镇高达21.9万的老小区,这些旧改的小区大多数是2000年前修建成的住宅小区,也就是说大多数老小区都是20年前的旧房子了。所谓的“旧改”,是指遵循“政府引
随着“棚改”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大规模的“旧改”。按照规划,“旧改”将涉及到我国城镇高达21.9万的老小区,这些旧改的小区大多数是2000年前修建成的住宅小区,也就是说大多数老小区都是20年前的旧房子了。
所谓的“旧改”,是指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具体的内容就是改善小区环境和房屋功能、增设小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等。另外,除了改造小区的内部以外,还要求给老旧小区配齐各类商业服务网点,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
这对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但在旧改过程中,却因为加装电梯,而经常引起居民的争议,一般都是高层支持而一楼反对。毕竟一部外挂电梯的价格一般在40-50万元,除去财政补贴的10-20万元,最终一部电梯还需要20-30万元的费用,假设一栋楼10户业主平摊的话,那每家居民需要负担上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电梯维护、保养等费用。
这对有些积蓄不多的居民来说,一次性拿出上万元也是不小的压力,而且低楼层的居民并不会觉得加装电梯对他们能带来多大的益处,反而觉得还可能影响他们的采光、通风以及产生噪音。所以大家意见不统一也是正常的。
不过,在《民法典》实施以后,老小区加装电梯不再需要全体业主同意,不再实行一票否决制了。同时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新的加装电梯的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调整加装电梯投票比例
上海根据《民法典》第278条的规定,对加装电梯的投票比例进行了调整,其明确经过专有部分面积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业主投票,其中专有部分面积且人数占比四分之三的业主同意,就可以申请加装电梯。
举个例子,如果一栋楼有12户业主,8户业主参与了投票,其中有6户业主同意,就可以申请加装电梯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项方案已在7个省市进行了推行,而上海则是最早推行“三分之二表决制”,并直接淘汰掉了“一票否决制”的城市。
另外在费用收取方面,则采用“逐层分摊”的方案,也就是除去补贴部分后,剩余的钱由整栋楼的业主协商分摊。一般来说,一楼的住户不用分摊,一楼以上的住户根据楼层高低而不同,例如可能每增加一个楼层,就多分摊一万元。而后期的电费和电梯维保等费用的分配,也按照这个原则进行分配。比如说,目前上海安装电梯的费用采用的分摊方式是:1楼不出资,2楼出2%,3楼出10%,4楼出20%,5楼出28%,6楼出40%。
02 公交电梯
现在有些地区还推出了“公交电梯”的方案,也就是由电梯公司或者政府出资帮老旧小区免费加装电梯,居民不用掏一分钱,但是每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可以按此消费,也可以按月消费,同时不同的楼层收费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这种方案目前在杭州的某些小区已经开始实践了。这就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共享单车,多用多缴,少用少缴,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
目前这种加装电梯的方案也受到了不少业主的青睐,到房产相关网站的问答频道搜索“加装电梯”的相关问题,也能看到用户对“共享电梯”很感兴趣。毕竟这样业主就不用再一次性拿出几万块钱出来,而是把电梯安装的费用分摊到了每次的使用上,对于生活困难的业主来说,经济压力也相对小很多。
03 业主仅承担少部分费用
除了上述两种方案外,现在不少地方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加装电梯的方案。也就是电梯公司承包加装电梯的业务,然后当地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而业主也只需要承担少部分的补贴,但是之后电梯会承接广告,这时电梯里的广告收益将全部给予电梯公司,同时此后的电梯保养和维护费用也都由广告收益来承担。
这样业主就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成功加装电梯了,这种加装电梯的方案也能为业主省下更多的钱。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方案外,有的地区还推出了其他不同的方案,但不管是哪种方案,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居民因加装电梯而带来的经济压力,毕竟旧改老小区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让大家花更多钱。
关于加装电梯,你怎么看?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合理?欢迎下方留言。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