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2014年4月16日,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意外进水并沉没,最终造成29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但奇怪的是,韩国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捞,重量近1万吨的世越号反而是中国拿出解决方案,并在2017年将这艘船成功打捞上
2014年4月16日,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意外进水并沉没,最终造成29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
但奇怪的是,韩国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捞,重量近1万吨的世越号反而是中国拿出解决方案,并在2017年将这艘船成功打捞上来,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原因?
❶
“世越号”的来历
“世越号”来自日本,它原来叫“波之上号”,在被日本运营了18年后,于2012年转卖给了韩国。转卖后的“波之上号”被改装成韩国最大的客轮,并改名为“世越号”,2013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但谁也想不到,世越号刚运营1年左右,就发生了沉船事故,当时关于沉船原因的猜测,包括突然转向、爆炸、超载、触礁以及阴谋论等多种说法,但因为技术 资金 政治等因素,韩国政府没有立马打捞沉船。
❷
“世越号”为何难打捞?
到了2015年,世越号沉船事故满1年时,迫于国内舆论压力,韩国政府决定打捞世越号、查明事故原因,但打捞沉船的难度和风险却是前所未有的。
世越号整条船的长宽高分别为146.6米、22米、14米,总重量达到了6825吨,再加上船上货物的重量以及潮汐等因素,世越号船体出水后的重量预估达到10200吨。
为了保全9名失踪者的遗体不被海水冲走,韩国政府排除了截断船体的方案,计划在船体侧卧海底的状态下,进行整体打捞。
这种规模的整体打捞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例,以当时韩国的打捞能力来说,是完全不可做到的。
所以韩国的海洋部开始对打捞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在众多世界顶级打捞公司中,中国上海打捞局成功赢得竞标。
2015年8月,韩国政府与上海打捞局签订合同,并支付5亿人民币作为酬劳。2015年8月12日,上海打捞局团队正式赴韩打捞世越号。按照计划,整个打捞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❸
打捞“世越号”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预调查、抽油和封窗作业,对船艉区域进行抽沙作业时,需要先在船体周围安装防护网,同时为了防止爆炸和污染,技术人员还必须从船体上钻眼回收残油。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抬吊船艏、对首批钢梁进行穿引,技术人员使用大力号浮吊船将船艏抬升5度,然后在船艏安装起吊梁、起吊索并链接起来,之后再将起吊框架连接至浮吊船。
在第三阶段,用浮吊船把沉船整体起吊,搬移至浮船坞后,利用船坞的排水作业将整个船体打捞出水。最后用半潜船将世越号运输到木浦港,再用浮吊船把它吊装到岸上。
接下来就到了第四个阶段,把世越号送回韩国。
2017年3月23日,经过上海打捞局2170人次工作人员、3000余艘船舶施工作业,历经590天,近1.3万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世越号终于从海底被打捞出来。
而这刻距离当年灾难发生,已经过去了将近1073天。这项任务的难度空前绝后,但中国却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任务。
从愚公移山到打捞世越号,中国对待目标坚定不移 永不放弃的态度,被代代流传,而这,就是中国力量。
高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