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红霉素眼膏涨价10倍近段时间,红霉素眼膏火了,为啥?涨价太多被发现了!原来红霉素眼膏就几毛钱一支,现在涨到了四块六。不仅如此,包括以往6毛钱一瓶的谷维素片如今上涨到了8.5元/瓶;治疗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块钱,如今一盒的价格上涨到了60
红霉素眼膏涨价10倍
近段时间,红霉素眼膏火了,为啥?涨价太多被发现了!
原来红霉素眼膏就几毛钱一支,现在涨到了四块六。
不仅如此,包括以往6毛钱一瓶的谷维素片如今上涨到了8.5元/瓶;治疗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块钱,如今一盒的价格上涨到了60多元;而用于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每支价格也已由1年前的5元上涨到现在的110元,价格暴涨20多倍。
另外复方甘草片、大青叶片、谷维素等,近两年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谷维素价格由0.7元涨至7元,价格翻了10倍。
比“涨价”二字更要命的是“断供”
“破伤风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等为大众所熟知的药品在前一段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清单上竟然由于“断供”被标为“急(抢)救药品”。
这些常用药品居然会变成短缺药品,不知道大家都怎么想,感觉这样事情太恐怖,葡萄糖注射液都变成了“急救药品”,想想以前高考前还买着喝呢!
一个药背后得是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这说断就断了?
过去,短缺药品一方面包括用量小、利润低、价格低廉但又无替代药品,加上某些药品原料供应受季节等条件限制,以及涉及标准的制定和改变,造成断供的药品;
另一方面包括还未在中国上市的抗肿瘤药物、特效药、孤儿药等。由此可见,以前不常用的药和受季节影响的药最容易成为短缺药。
现在呢?常用廉价药也变成短缺药了。
什么原因造成可药品短缺?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最近造成药品短缺的原因。
一是近期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导致许多厂家停产限产,产能急剧减少。
二是原料价格上涨,厂家不赚反赔,必然会涨价或停产。最后是垄断造成的短缺,其目的很明确——涨价。
环保问题就不多赘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升级改造,产能应该会逐渐回升,但是,由于升级改造时间较长,短期内产能应该还维持于现状。
对于原料涨价,平心而论,日常生活物价都涨了,原料药这种中高端产品涨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在100块钱都买不到什么东西了!
但也有人对原料药涨价存在误解,认为是原料药厂恶意抬高价格,才导致药价飞涨。
但凡是有一点利润就不至于停产吧!众位看客们也要考虑到厂家的成本,生产原料也会涨价,车间运作也需要维持,还需要给员工发工资,加上现在环保查的这么严,还要考虑治理污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有哪个人愿意做赔本买卖呢?大家一味地认为原料药厂抬高药价导致药价偏高,原料药厂:这锅我不背!
隐形“操控者”——垄断
说到廉价药和短缺药,不得不提这个垄断,当一个代理商和全国某个产品的厂家签订了全国代理的合同,并在签订之后控制了该产品的生产,就可能形成了垄断,垄断之后就是代理商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了!
由于垄断危害巨大,国家也是采取了很多措施,《反垄断法》等政策也明确了国家对垄断的不容忍性。
前一段被传的风风火火的两家药企因为垄断被罚,正是说明了国家现在对该问题的重视。
当然,也有很多人吐槽罚的少了,既然国家已经开了这个头,接下来肯定是越来越重视了,罚多罚少,至少给了想要搞垄断的人一定的警示作用。
4/
没有利润就是最根本原因
最后,归结起来,不管是廉价药涨价还是短缺,除了垄断,背后的问题就只有一个:没有利润!
没有实际利润,顾不住成本,留不住员工,这是每个原料药厂的不为人知的辛酸。消费者关心的是涨没涨价,而厂家关心的则是赔不赔钱呀!
如果还想要买到常用廉价药,目前的状况怕是需要政府的扶持了。不知道后续政府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调控这个市场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觉得好,请分享哦!
王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