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题记:这是我第一次读Twentine的小说,网上都说T大文笔犀利独特,擅长用平实的语言刻画出现实中平淡的生活,于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与众不同极富魅力而又引人入胜的不平凡。读了《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才感受到,确实如此......
陈铭生×杨昭
杨昭:古董修复师
陈铭生: 出租车司机(缉毒警察)
【你记住这一天,妈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让你把这一天铭记一生。】
因弟弟杨锦天的闹事,他跟她在警察局第一次相遇,这时候的杨昭,并不知道陈铭生长什么样。
多年后,杨锦天在墓园里感慨,若他听话没闹出那么多事,杨昭和陈铭生便不会相遇,那该多好...
那个雨天,杨昭坚持让陈铭生去她家避雨,也许是因为陈铭生的残疾,又也许是因为陈铭生送她一程,又也许.......
就这样,两个人的纠缠就此拉开了序幕。
如果杨昭没有接到那个电话,如果杨昭没有坚持要在大雨天去取快递,或许她和陈铭生就不会有纠缠......
对于杨昭,我觉得真的蛮大胆,一个聪明理智近乎冷漠,对感情疏离的人,也许刚开始对陈铭生是因为他残缺的右腿,是像别人说的那样艺术家都喜欢残缺的东西,但后来的她,是真的爱陈铭生,明明理智冷漠,但对于陈铭生,却是那么勇敢坚定。
那天晚上,陈铭生的朋友捅破,说杨昭就是个变态,杨昭没有过多的回应,只是笑着看眼前的人,说:“陈铭生,我的感情是真的,我坦坦荡荡。”
所有人都站在她的对立面,或许,有那么一刻,连那个男人也摇摆不定。可她依旧诚实地向他表述感情,就算有可能会遭受更多的难堪。
但她就像一个战士,在千军万马前,捍卫自我。
你可以笑,可以谩骂,可以鄙夷。
她不会难过,不会辩解,也不会委屈。
人心是一片荒芜的平原,黑暗笼罩,只有偶尔一声惊雷,撕开了无极的天际。
而陈铭生在那偶然的瞬间,透过浅浅的裂隙,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灵魂。
那天晚上,陈铭生在杨昭家楼下站了很久,等了很久。
杨昭说:“陈铭生,我们去旅游吧。”
陈铭生说他在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杨昭在庙里为他祈福的那一刻。
在寺院的角落里,有一个穿着简单的女人,在一个小小的菩萨像前,低着头祈福。陈铭生在那一瞬间停下脚步,他没有再向前,也没有出声叫她。
他很自私地想着,希望杨昭可以站得再久一点。
他有一种感觉,现在在杨昭脑海里的那个人,一定是他。
“我不求财,只求平安。”杨昭说。
陈铭生说:“我想娶你。”
杨昭笑笑,说:“陈铭生,一见钟情是天赐的缘分,今晚,我的爱开花结果了。”
此时的他们不知道,这次旅游,是他们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火车上的意外,直接导致陈铭生不得不回归原本的黑暗生活......
一篇警民矛盾的报道暴露了他,那边的人开始疯狂找他,不得已,他需要回去。
老徐说,等工作收尾,就让他回来娶老婆。
陈铭生从未对杨昭说过自己是卧底,杨昭也从不逼迫他说自己不想说的事,哪怕有时觉得他很陌生,她只是问他,你是不是好人?
杨昭大抵已经猜到,杨昭说:“陈铭生,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
就这样,被迫分离。
陈铭生会在汇报工作后了解她所在的城市的天气,会把她的手机号码按千万遍但不会拨出去,会在执行任务中压抑不住思念偷偷跑回去看她……
“陈铭生,我来找你了”
这句话,全文出现过好几次。最后一次,是在结尾,为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就差一点,就那么一点,陈铭生就可以活着去找杨昭了,可惜没有如果。
一个人的理想国,是别人无法踏足的领地。杨昭的认知与经历,让她将陈铭生划入了自己的理想国度。无可撼动。
陈铭生离世那天,杨昭说“是我,是我把他拉出来的”。
有人说,陈铭生死后,杨昭的死亡是必然的。
在陈铭生出现之前,她原本的生活平静而波澜不惊,没有热情,只愿躲在那个独立的小空间修修补补,陈铭生的出现,杨昭平静生活中原本就脆弱的平衡与支撑就被突然燃起的热情与能量打破了。以至于陈铭生离去后,杨昭已经没有办法回归于平静的小空间。
看到杨昭自杀那一part,我是受到了震撼,突如其来的悲伤。
自杀前,她平静的写下一句话,“陈铭生,我来找你了”
自如从前无数次她对陈铭生说的,我来找你了......
你试过等待么?等待一个人,等待了一个很久的人,和你身心契合的人。
陈铭生是杨昭的理想国。
杨昭是陈铭生的安息所。
我曾拥有过一段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
我能用我贫瘠的词语描绘出每一分每一秒
我能用我枯竭的心灵记住所有的细节
但这段时光很短暂
就像一个故事刚刚开篇就戛然而止
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尝试着开启新的故事
但我没有成功
我开始恐惧那种只能用“很多年过去了”来形容的生命
所以支撑了这么久最后我还是决定放弃
就算再索然无味的故事也要有一个结局
现在我很欣慰
因为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终于完整了
雪山,雪山。
如果雪山能看见,
如果命运能预知。
如果时光能倒退,
如果岁月能重来。
那个过客,是否还能进入你的梦。
而你,是否愿意回头。
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