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由于唐诗、宋词、元曲朗朗上口、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所以中小学课程中会学习很多唐诗、宋词、元曲名篇。自然地,历史文化常识考查也就比较“钟爱…‘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由于京剧是我国国粹并且已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知识考查频率也很高。考查范围:唐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及名篇佳作,侧重考查其中的名句、意境,以及元曲名家、名篇和京剧知识等。
具体理论内容
一、唐诗
汉代以后,《诗》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即《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 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唐诗: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每句5个字)和七言(每句7个字)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作绝句(4句一首),一种叫作律诗(一般8句一首)。
(一)诗人的称号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二)“初唐四杰”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作品有《出塞》《从军行》《紫骝马》《战城南》等
卢照邻:作品有《长安古意》等
骆宾王:代表作品《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帝京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山居秋暝》、《西施咏》等
孟浩然:
《过故人庄》等
边塞诗派
高适:
《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蓟门行五首》、《塞下曲》等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昌龄: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
①《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浪漫诗派
李白:
①《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现实诗派
杜甫:①“三吏…‘三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新乐府运动
这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白居易、元稹世称
“元白”),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
①《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万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②《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元稹:
①《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②《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二、宋词
(一)婉约派
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柳永:
①《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
②《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清照:
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同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②《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③《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李煜:
①《望江南》(车如流水马如龙)
②《子夜歌》(往事已成窄,还如一梦中)
③《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欧阳修:
①《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豪放派
特点: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
苏轼: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宁,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
①《谢池春·壮岁从戎》(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②《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③《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岳飞:
①《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②《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三、“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对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
韩愈(“韩昌黎”):
①提出“文道合一”等散文写作理论
②作品:《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论佛骨表》等
①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②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柳宗元(“柳河东”):
①《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等
②寓言故事如《黔之驴》(“黔驴技穷” 成语由来)、《永某氏之鼠》等
①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②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宋
苏轼(东坡居士):
①成就:筑建杭州西湖苏堤
②古文:《荀卿论》《贾谊论》等
③赋:《赤壁赋》等
①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②“宋四家”为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
苏洵:
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主要作品有《权书》《衡论》《六国论》等
①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
②被赞“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辙:
《诗传》《春秋传》《上枢密韩太尉书≯
欧阳修(醉翁、六一居士)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王安石(“临川先生”)
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存世著作有《临川集》等
曾巩(“南丰先生”)
《元丰类稿》《隆平集》等
四、元曲
(一)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
马致远
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郑光祖
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等
白朴
代表作有《墙头马上》等
(二)著名元曲
1.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 关汉卿
故事取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成功地塑造了“窦娥” 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
《梧桐雨》白朴
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
《汉宫秋》马致远
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赵氏孤儿》纪君祥
是一部历史剧,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2.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也称《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期的离合故事
《两厢记》王实甫
全名《崔莺莺待月两厢记》,写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相爱的故事
《墙头马上》白朴
写尚书之子裴少俊和总管之女李千金私订终身的故事
《倩女离魂》郑光祖
出自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写张倩女和王文举的故事
五、戏曲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一)昆曲(200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评价: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表演:
①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其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②昆曲有独特的表演体系、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③昆曲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剧目:
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异的《长生殿》等
(二)京剧(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国粹:
①中国京剧与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三大国粹”
②京剧,曾称平剧,腔调以两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
起源: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年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按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生旦净丑,原称“牛旦净末丑”,近现代“末”行已渐归“牛”行
①生,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
②旦,女角色之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
③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④丑,即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
京剧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狡诈凶恶;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名人名剧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
著名剧目:《红灯记》《霸王别姬》《四郎探母》《铡美案》(又名《秦香莲》)等
(三)其余戏曲剧种
我国戏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越剧:
发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
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评剧:
流传于中国北方(华北、东北),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
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杨三姐告状》《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等
豫剧:
起源于中原(河南),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以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朝阳沟》等
(四)其他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戏曲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语称“乌曰图道”,意即长歌,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由中国和蒙古国共同申报入选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主要意思为“古典音乐”。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贵州侗族,大歌
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福建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皮影戏
又称“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占老的传统艺术,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唐宋
@真题演练
1.(2013山东39)关于唐代诗人及诗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B项错误,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代表作家,而非“边塞诗”。C项正确,是本题干扰项,杜甫本人被称作“诗圣”,同时其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D项正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2018广州单区43)以下诗句反映的不是边塞生活的是( )。
A.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B.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D
【解析】A项,“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诗句意为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诗句表达的是战士在边塞作战,遥想闺中人的无限忧愁。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诗句意为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无尽无休,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着长城,亘古不变。诗句表达的是离家从军到边关的思乡之情。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句意为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八月就落雪纷纷。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作者在被贬途中创作的一首诗。诗句意为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诗句并非反映边塞生活。符合题意,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