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5月18日,国新办举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在会上介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王志华表示,在本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气象部门承担了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9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其中在风雹灾害中涵盖了大风、冰雹和龙卷风。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摸清各类灾害性天气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风险区域和致灾的阈值,在这个基础上,推动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发展,在未来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大家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而且还可以告诉大家这样的天气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大,需要重点防范,从而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转变,可以大大提高预警信息的针对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王志华称,“另一方面,通过普查形成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以指导全社会科学设定各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更有利于我们推进韧性城市、韧性乡村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责编:李云霞
审核:丁厚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王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