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马后炮
在中国象棋中,马后炮是一种绝杀战术,往往令对方措手不及,俯首称臣。
马后炮为何如此厉害?我想这大概是马(骑兵)和炮(炮兵)两个兵种密切配合,取长补短的缘故。马的长处在于它能左右盘旋,机动性良好,在一个据点上能同时向八个位置开火,故曰:马有八面威风。其短处在于两点,一是怕正前方有棋子“绊马腿”,使其杀伤力锐减;二是对于它位于一条直线的目标毫无威胁。而炮兵部队呢,其长处在于能够沿直线远程射击,进退自如,转移阵地迅速;其致命弱点是进攻时必须有棋子给它当炮架,否则它会因为不能瞄准目标而成为一堆废铁,丧失全部的杀伤力。马后炮中,马为先锋,炮为后盾;马来当炮架,如虎添翼。这时,无论马的正前方是昔日令它胆战心寒的对方的车——机械化部队,还是那不可一世的敌军统帅,它都会在自己炮兵的掩护下,毫不畏惧地挥刀斩敌军于马下。用马后炮来将军,对方会因为来不及应招而被将死。因此,在象棋术语中,马后炮属于一种绝杀——令对方立即输棋。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绝杀也只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对方对付这一招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你的马和炮之间垫上一个棋子,尤其是垫上他的一个车,直接威胁你的炮,来个以攻为守,变被动为主动。这时你不要惊慌,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战术变化来继续控制局势。常用的战术有:一是通过跳马双将,把对方的老将逼到一个不利的位置,而且自己的人马已从对方虎口里逃脱,保存了实力;二是跃马将军抽子,先下手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削弱其有生力量,为后来的胜利打下物质基础。总之,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立足于二者的默契配合,任何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均会贻误战机,陷自己于被动的局面。论实力,一个马和一个炮大致上是势均力敌的;但马后炮的威力则远远大于两马或两炮的。这是因为骑兵和炮兵的协同作战,充分做到了两个兵种间的扬长避短,有机结合,而不是二者力量的简单相加。
最可贵的是,当马后炮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后,马和炮与自己的所有战友们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而不居功自傲,争名夺利。马后炮是诸兵种合成作战的一个成功的典范。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说的“马后炮”却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常用于讽刺那些事后诸葛亮的人。这实际上是对它的一种片面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并没有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精髓。我赞扬马后炮,就是赞扬它的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德。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以至在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中,只要发扬这种马后炮精神,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