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零星的鞭炮声依稀还在耳旁,今天已是新年正月十五了,时间过得真快。
忘不了今天又是村民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年的今天众亲邻都会到村里的仙姑庙去拔花。
仙姑庙
说起仙姑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听村里的老人说仙姑乃村里的一位村姑,很早以前嫁到了稷王山上,以后脱化成神,当地村民建了一座龙王庙,把仙姑神位也供奉在庙中。
以后许多年,在干旱严重的年份村民们都会组织人到龙王庙去祁雨,据说还相当的灵验。
不知何时村民在村东头也建起了仙姑庙,直到今日依旧香火旺盛,祭奠村姑赐福给娘家后代,村民家族人丁兴旺。
于是每年正月十五就有了这样的习俗,大家一大早就三五成群相互呦喝着去庙里拔花,送给村里的一年来结婚的新人,寓意早生贵子。
而庙里的纸花在前一两天就有热心的人准备好了放在供桌上,同时还有泥捏的娃娃,娃娃有眉有眼,还分“男”分“女”呢。
上香的时候拔花的人看准了哪一束花摆动的欢就拔走那一束花,说这样子的花送给新人,新人得子的机会就大,同时还要“抱”走“娃娃”,希望新人生一个的就抱一个,希望生两个的就抱走一对“双胞胎”。
一路上,人们说说笑笑去送花,到了家门口早有人迎接众人,接过手中的花放在家里的灶王爷牌位旁边,这时也有人“抱”过了送花人手中的“娃娃”,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大家簇拥着进了门,一行人在灶王爷前磕头叩拜。
这边主人也早已准备好了瓜子、糖果等众多好吃接待上门的客人,大家说笑着落座,时间不久就起身离开,方便主人准备迎候下一拨客人。
这样的风俗也不知持续了多少年,借着新年的喜庆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家族人丁兴旺。
这只是地方民俗无关信仰,不论它灵验与否,但确确实实反映了村民的朴实与善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人们对别人的祝福与祝愿。
愿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
刘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