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一、新玉米还未大量上市,价格已开始下跌,咋了?随着春玉米和部分地区夏玉米的上市,新一季的玉米收割工作已经拉开了序幕,可到玉米收获的时候农民发现,高企了大半年的玉米价格却在这紧要关头接连下跌,最近几天深加工企业的报价中每天都会落10-30元/
一、新玉米还未大量上市,价格已开始下跌,咋了?
随着春玉米和部分地区夏玉米的上市,新一季的玉米收割工作已经拉开了序幕,可到玉米收获的时候农民发现,高企了大半年的玉米价格却在这紧要关头接连下跌,最近几天深加工企业的报价中每天都会落10-30元/吨,不少农民担心新玉米还未大量上市玉米价格就开始下跌了,那后面大面积上市了玉米价格岂不是要直接凉凉了?
致使近期玉米价格下降的主因,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端表现低迷,猪价下跌后,各饲料企业积极寻找玉米替代品以降低养殖成本,散养户更是直接使用麸皮、野菜等部分替代饲料,导致饲料端玉米需求并没有随着养殖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深加工企业受成本所限,加工利润薄弱,依旧采取随用随采的策略。
另一方面是因为玉米供应短时间有所增加,据报道最近几天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晨间门前剩余车辆一直维持在千辆左右,相比于此前的不足百辆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这种状态下深加工企业自然是持续压价增加自身利润。
虽然当下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但并不意味着玉米价格就此直接凉凉。今年受化肥供应不足和部分企业囤积居奇的影响,化肥价格大涨,导致种地成本大幅增加。更为关键的是国际粮价在过去十几个月的时间里面上涨了40%,高企的国际粮价将会给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有力支撑。所以即使新一季玉米大量上市玉米价格大概率也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玉米价格下跌已经波及猪价
虽然玉米价格属于粮食方面的,而猪价属于畜牧养殖方面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由于玉米是猪饲料的重要原料,所以玉米价格的涨跌对于猪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近期玉米价格的不断走低就已经波及到了猪价。
当下猪价维持在6-6.5元,这个价格如果放在2年以前并不会亏钱,可现在一头要亏300-500元,究其原因就是饲料价格太高了,玉米价格的上涨就是导致饲料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面对亏损养猪户都会主动淘汰产能以减少亏损,可近期的玉米价格下降给养猪户传达了两个错误的信息:
在以上两个错误信息的引导下,原本应该淘汰的猪就不会被淘汰了,原本应该缩减的产能也不会缩减。虽然有媒体报道国内四大养殖集团已经开启了去产能工作,但集团养殖量在全国总养殖量的占比依然占据少数,产能的淘汰关键还是要看散养户的动作,只有成本最低的散养户扛不住开始淘汰产能,那才是真正的去产能的开始。
三、猪价走势已被动发生改变,要涨了?
据权威数据统计,2021年7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均已经超过了2017年年末的水平,全国生猪产能已经从此前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严重过剩,可以说不淘汰产能猪价永无翻身之日并不为过,而养猪户延缓甚至停止淘汰就意味着猪价的反弹又将会被延后,所以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让猪价走势被动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个改变不是刺激猪价的上涨,而是延长了猪价的下跌周期。
从我从养猪户处了解到的信息分析,虽然绝大多数养猪户都不看好后市猪价,但是主动退出的养猪户也仅限于外购仔猪或者专业育肥的,自繁自养猪场并没有退出的意思,顶多就是减少了部分母猪存栏量,虽然现在一头猪亏300-500元,但是这个亏损还在养猪户的承受范围之内,去产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本猪价下跌周期就是漫漫长路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现在才过去不到半年,养殖端刚经历“史上最强猪周期”抗亏损能力大大增强,再加上玉米价格下跌给养猪户传递的错误消息误导养猪户误判猪价走势,这波猪价寒冬期的时间恐怕比预期的还要长得多。
高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