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记者 武玲)香菇,又名花菇。在民间素有“三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价值丰富。就在华阴市孟塬镇的三义村,他们的村集体产业就是这个圆乎乎,胖墩墩,可爱又好吃的香菇。而且前两天人家刚采摘过一茬,听说这价格还不错呢。
华阴市孟塬镇三义村第一书记王毅:优等菇,湿菇的价格,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的话就是,一斤在五块到五块五左右。那么二次加工之后按正常的礼盒去销售的话,一盒我们的市场价格在五十块钱,一盒含概的量大概在一斤左右。
2016年三义村开始发展香菇产业,目前共有设施大棚20亩,投入使用13座大棚,共计5.5万个食用菌棒上架。预计今年的年产值为40万元左右,纯利润在10万元左右。一个菌棒下来大概三块钱左右,两个之间成本节省一块钱多。并且在采摘的过程中,这些香菇就被分成各个等级。
技术员张福民:一是从大小吧,二是从菇质的圆整程度,你像这个菇吧,它看看起来比较厚实,裂花纹了,这就是比较好一点的,优质型的。记者:这个就算是一等,然后这样是二等。张福民:就是,这个是一等,这个就是小一点,是圆的也可以。像这个,长得这形状,体型就属于(三等)。
如果以鲜香菇的方式来出售,优等菇卖价为五块以上,二三等的香菇只能卖到三块钱左右。怎样才能让不同等级的香菇都能卖上好价钱,村两委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华阴市孟塬镇三义村第一书记王毅:我们把它进行二次加工,通过自然晾晒,就可以达到一个干货的销售,干货市场回收的话一斤价格就在三十块钱左右。
七斤湿香菇可以晒出一斤干香菇,这七斤湿香菇价格为二十块钱左右,晒制成一斤干香菇之后价格就能达到四十块钱左右。价格一下就高出十多块钱,别看现在的效益这么好,其实在产业发展之初,他们的技术并不成熟,再加上菌棒等配套设施都要在外面购买,就拿菌棒来说,一个菌棒的成本是5块钱,购买一车菌棒大概两万棒左右,这成本下来就得将近10万块钱。于是村两委就商量,与其在外面购买菌棒,不如派村里的人,去把技术学到手,再聘请技术人员,自己制菌,养菌,装袋。通过自己生产。
华阴市孟塬镇三义村第一书记王毅:原先一个菌棒投资成本为五块钱,现在我们自己生产,一个菌棒下来就是三块钱。
成本减少、效益更大,三义村一鼓作气,还引进了电力锅炉进行烘干,比自然烘干的香菇在香味、色泽以及卖相上更胜一筹,再设计包装,把香菇装进礼盒。每盒售价达到在五十块钱。比湿菇的价格高出近一倍。目前三义村的香菇产业收入喜人发展势头向好,而在今后也将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参与到产业中来。
华阴市孟塬镇三义村第一书记王毅:也就是希望后期,群众可以把这些菌菇,菌棒放到自己家里,可以进行生产,你自己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回收,你也可以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通过集体经济创造的利润,对于整村的发展来说还是相对不错的。
三义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进行培育技术的学习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不仅可以自己制菌,节省购买菌棒的成本,还把香菇分为等级,进行二次加工包装,也让不同规格的香菇赚到了更多钱。接下来,我们也希望三义村能够创自己的品牌,这样销路会更广。
华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