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6月7日是端午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黄金市场迎来重挫,伦敦金当日下跌3.5%至2293.51美元/盎司,这是短期内连续跌破2400美元和2300美元两大整数关口。隔壁的白银更惨,下跌6.91%,要知道这可是贵金属,不是股票啊,跌幅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导致黄金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深层次原因则是大买家买不动了,先说直接原因。
北京时间6月7日晚间8:30,美国劳工部公布了5月非农就业数据,当月新增27.2万人,远超预期的18.5万人。
非农就业是美联储非常看重的指标,新增就业人数多说明美国经济未曾出现衰退迹象,可以继续奏乐、继续舞,继续维持极高的利率水平。加上美国这几个月通胀数据出现反复,没有任何理由降息了。
非农数据出炉后美联储6月已不可能降息,9月降息的概率跌破一半;悲观人士认为美国今年只会在大选结束后(11月)降息一次;鹰派人士则表示还降什么息,就业和经济那么好,应该重启加息。
总之,短期内降息就别想了。哪怕欧元区已经率先坚持不住,本月对三大政策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
美元与大部分资产的价格是相反的,强势美元会吸引资金从其它类资产撤离购买更多的美元类资产,或者直接留着美元现金存到银行里吃利息。由于有了这样的预期,那些与美元有替代效应的资产价格便会下跌,黄金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当美国公布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后黄金和白银价格立马跳水,全仓还加了杠杆投资贵金属的人一夜之间损失惨重。
聊完直接因素讲讲决定黄金价格的深层次因素。不论是商品还是金融资产均遵循一个普世原则,即供需关系,买的人多卖的人少价格上涨、买到人少卖的人多价格下跌。国内房地产市场萧条不就是因为供需关系、尤其是二线以下城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吗?
投资黄金与首饰黄金市场不同,散户少、大玩家多,其中各国央行是主要的大玩家。这轮黄金价格的上涨与新兴经济体的央行们积极买金密切相关。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央行。
2022年11月中国央行开始增持黄金,当月净买入103万盎司,之后连续18个月增持,到了2024年4月底的黄金储备量已经达到7280万盎司,一年半的时间里累计增持1016万盎司黄金,储备量增长了16.2%。18个月买了1016万盎司,平均每月购买56.4万盎司。
然而,进入2024年后增持速度明显下滑,2月、3月、4月分别增持39万盎司、16万盎司和6万盎司,下滑趋势明显。2024年5月的黄金储备量定格在7280万盎司,也就是说5月中国央行停止了购买黄金。
会不会只是暂时不再增持,下个月继续净买入呢?并非没有这样的可能但概率不大。
大家还记得前面说过我们是从2022年11月开始增持黄金的吧?将时间往前推,之前的最后一次增持是在2019年9月,也就是说停止增持至恢复增持维持了三年多。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有借鉴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增持黄金是大事,一旦决定了就会连续增持。同样的道理,不再增持也很有可能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全球最大的黄金多头中国央行暂停增持脚步意味着本轮以各国央行为推动力的金价牛市面临戛然而止的局面,不得不引起黄金投资者们的重视。
顺便提一句,5月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增持黄金但由于金价上涨,同样的7280万盎司黄金折算成美元计价后由4月底的1680亿美元增加至上月底的1710亿美元,资产价值有所上涨。
中国央行为什么没有在5月增持黄金呢?可能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短期内增持数量较多。从2022年11月至今年4月累计增持1016万盎司的黄金,位居主要经济体之首。买多了,是该到了缓缓的时候。
二是黄金价格处于高位。购买储备黄金需要消耗外汇储备,买来后金价上涨、资产价值上升,金价下跌、外储缩水,国家投资也讲究收益率,投亏了交待不过去。当下的黄金价格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位置,随时可能调整,处于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考虑不再增持是说得过去的。
未来,黄金价格还有可能再涨一波,但随着支撑金价持续上涨因素的式微,投资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承担的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已经赚了一波的人而言可以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而蠢蠢欲动却还没入场的朋友要注意了,现在更应关注投资风险,非潜在收益。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王五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