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众所周知,“雪糕刺客”擅长躲在冰柜里,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但是你知道吗,让我们钱包受伤的不止雪糕,还有“高端牛奶”。高端牛奶一盒高端牛奶可以多“卷”多精致呢?它们卷牛种,卷牛的饲料,还卷奶牛的生活质量,一头牛一天的伙食费高达80元,喝的是
众所周知,“雪糕刺客”擅长躲在冰柜里,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但是你知道吗,让我们钱包受伤的不止雪糕,还有“高端牛奶”。
高端牛奶
一盒高端牛奶可以多“卷”多精致呢?它们卷牛种,卷牛的饲料,还卷奶牛的生活质量,一头牛一天的伙食费高达80元,喝的是380米深的地下水。
只是疯狂卷完之后,价格同样让人望而却步,比如蛋白含量每增加1%,就多卖好几块钱,咱就是说这样的高端奶有必要吗?咱是不是被高端奶茶给忽悠瘸了呀?
Hello,大家好,我是酥糖知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昂贵的高端牛奶是越来越卷了,从产奶的奶牛,到滤奶的技术,到牛奶的功能,通通都被牛奶企业“卷”得是“不同凡响”。
卷奶源
我们最熟悉的普通黑白花奶牛,早已沦为俗物。现在流行的是地位显赫的公认贵族牛——娟姗牛,据说娟姗牛是来自英国皇家属地,而且物以稀为贵,娟姗牛的数量占全球奶牛做总数的1%,那必然的是身价不菲,所以牛奶企业恨不得分分钟把娟姗奶作为自己高端的证据。
五月,伊利推出了“金典”新品娟姗有机纯牛奶,号称是“顶配版有机奶”,一听就很贵族,不愧是售价9块9一瓶的高端牛奶。
当然卷牛种是万万不够的,你永远想不到你是怎么过的不如一头牛的,一瓶经典的A2型基因牛奶背后产奶的奶牛号称能够享受药浴,能做“SPA”,还有专属牛舍,位置在“北纬40度黄金奶源带”。
好家伙,多少人都还买不起房,为了省几毛一度的电都舍不得吹空调时,倒是先花钱买牛奶,替奶牛搞到了黄金地段的房。
这还不止,宣传说它们喝的水还是地下300米到500米深层的地下水,我搜了一下,自来水厂的井深在150到250米,所以咱们喝的水竟然还比不上一头奶牛吗?
而且当我们吃着喷了蓝矾的“染色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水果时,也想不到经典A2奶牛吃的草都吃的是有机肥,每头奶牛一天光是伙食费就高达85元,只能说一天伙食费才20的我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咱就是说,真的有必要从这方面卷起来吗?你看网红品牌“认养1头牛”的奶牛喝的水也是380米深的深井水,平时吃的饲料也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苜蓿和燕麦,每天伙食费也有80元,虽然输了伊利,但是依旧赢了你我,关键这牛据说还佩戴了智能项圈,可以每天监测健康。
对不起,我现在一支79块钱的二手小米智能手环都没有,它们还有自己的歌单,李某迪都被邀请去给他们当了首席音乐官,莫非这就是真正的对牛弹琴?这牛是真的牛哇!
卷工艺、卷功能
牛奶企业看见你用超滤技术,我就用冲冰博客技术。你“金典”超滤奶250毫升卖12元,我“必如”冰博克牛奶跟注,250毫升也得12元。
工艺高端了,还要卷功能,尤其“0糖风”从饮料界卷到了牛奶界,“三只小牛”就出了一款三零牛奶,0脂肪、0乳糖、0添加蔗糖。
另外,追求高营养对吗?特仑苏把每100毫升蛋白从3.8克升级到了4.0克,在最新一季向往的生活中,让何炅、彭昱畅们用浮夸的语气、做作的表演,全露痕迹的反复口播。
于是一杯牛奶再也不是一杯简简单单的白色饮品了。当他们的前缀越来越多,含金量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高攀不起,250毫升的容量,单价却纷纷接近10元甚至超过10元。
更忧伤的是,高端奶牛已经成为了主流,永远抢占着超市货架最醒目的位置。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高端牛奶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但当我们付出比普通牛奶贵出一倍甚至三倍的价格之后,高端牛奶真的能名副其实,物有所值吗?
牛奶是怎么把大家给忽悠瘸的?
或许这得从中国的牛奶使说起,其实喝牛奶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你们知不知道奶牛是什么时候登陆中国的呢?
答案是清朝后期。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牛奶都是“奢侈品”,1928年,也就是将近100年前,中国奶业才出现了第一个投资高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全国产奶量才21.7万吨,平均下来每人每年只有0.4公斤。而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们才刚刚用上了先进技术,延长了液态奶的保质期,让牛奶可以卖到全国。
可直到2006年,温家宝总理还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明显那个时候,咱们还没有实现喝奶自由。可是现在,还没有迎来喝奶自由的中国人就已经迎来了高端牛奶。
2005年,蒙牛的特仑苏作为国内第一款高端白奶已经横空出世,2006年,伊利也不甘落后,随即推出了“金典”。原来我从来没有拥有过牛奶的自由,从一种“喝不起奶”的状况又到了另一种“喝不起奶”的状况,几乎无缝衔接。
当牛奶稀缺时,我们形成了对牛奶高价值的认同,还没来得及习惯把牛奶当作日常饮品。转头又被高端牛奶高价格的心理满足感给带跑了。
很显然,牛奶对于我们来说从来不是一款日常的普通饮品,它有“保健品”的性质在身上,甚至它在礼品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让越来越多人不再相信普通牛奶了,反而达成“高端牛奶确实有存在必要”的共识,转头求购高端牛奶。
2009年特仑苏的销量还一度持续创出新高。牛奶企业也非常乐意宣传这些高端产品,正好可以突出自己定价的合理性,奶源稀缺、优质、营养含量高,乃至自家牧场的位置、土壤都能够成为标榜自己优质的卖点。
可问题是咱也不知道那些宣传牧场位置的牛奶企业,是他们牧场本来就在这呢,还是为了高端牛奶专门开发的?根据《中国乳业》的杂志报道,一位乳品行业人士说过,有的企业几年前就号称“专属牧场”的奶源。
其实,大家都晓得当时他们连个像样的牧场都没有,自己的牧场满足不了生产需求,还要从养殖户那边收奶,咳咳,讲偏了,总之就是这样。
总之,国人对于高端牛奶的认同度不是一般的高,卖贵一点总会有人买单。但是,这个买单它到底是为了更加真实的牛种买单,还是为了多出来的零点几克蛋白买单,还是实际上为了别的东西买单了呢?
先声明,这里不否认“黄金奶源带”、草饲、有机娟、姗牛,甚至是A2牛等等牛奶企业内卷的卖点,这些都是有科学性在的,不过我今天要讨论的是高端奶这些卷法有没有必要呢?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综艺,像《我是歌手》、《向往的生活》、《奇葩说》,有留意过的人都会发现,这些节目中的赞助商都有牛奶企业的身影,不仅有他们的戏,而且还很多,一看就是斥了巨资的,一句深入人心的“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都不知道牛奶企业花了多少钱?但这个事情的逻辑是,只有利润足够高,才足以支撑起高额的营销投入。有人统计过,蒙牛利润的百分之七十都来自于它的超级品牌特仑苏。
在2014年还有媒体爆过,特仑苏的成本大概每公斤4到5元,按每盒250毫升算是一元出头,但当时的售价基本在5到6块钱一盒。所以,高端牛奶比普通牛奶贵出来的那部分钱,更多的是买到了实际的产品功能还是买到了营销标签这些虚浮的东西?估计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
为什么大多都是常温奶的高端奶,而不是选更新鲜的巴氏奶呢?
光明的新鲜牧场,950毫升14块,折算下来,250毫升不到4块钱,这样的巴氏奶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几十天,而不断的常温奶保质期有六个月,延长储存时间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加热时间,会破坏乳品的蛋白结构,所以,巴氏奶更接近新鲜牛奶的状态。
可2005年到2008年,谁推动了禁鲜令,打压巴氏奶?我不说....
除了巴氏奶,咱们为什么不选择2杯普通奶呢?普通的3.4克蛋白与高端的3.6克蛋白,蛋白总量差距不大,但价格却要差60%以上,我们永远可以根据性价比来决定自己的选择。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对高端牛奶的天然价值认同就被高端牛奶洗了脑,认为只有那几个高端的品牌才是好牛奶,盲目追求标榜高端牛奶,要么舍不得喝,要么钱包被伤害。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子的,一杯牛奶也有很多可替代的选择。最后还是希望以温家宝前总理的话来结尾,“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魔幻世界,颠倒人生。我们希望牛奶的品质越来越好,但不希望看到价格涨得比质量快,下期见。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