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随着6月的来临,P2P试点备案方案中预计的开启节点已不足一个月,而关于试点备案的正式版本一直还没有发布,有关目前备案进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网贷行业仍处于风险出清的最后阶段,监管层需解决好平台退出等善后问题才能更好的推动备案工作,平台的清退越顺利,则备案的工作也就越顺利。
根据网贷天眼数据,当前P2P平台数量已经缩减到千家左右,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已经锐减一半。但即使如此,业内人士大多猜测最终获得备案的P2P平台可能不足百家,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清退还将成为网贷行业的重要工作。由于清退过程往往伴随着风险的暴露,所以清退工作的有序进行,将成为广大出借人利益的重要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90家平台全额兑付完成,实现良性退出;85家平台转型成功。此外还有15家平台处于清盘兑付阶段中。
(一)平台能够良性清盘的原因
事实上,网贷行业并非想象中的野蛮生长,也未曾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进入4月,有两家P2P平台宣布已经完成全额兑付并实现良性退出。
不难发现,此类平台能够全额兑付并良性退出,其共同点在于平台的成交规模不大,宣布清盘时的借贷余额较小,在此背景下,完成兑付的时效性更高。
网贷天眼就此统计了良性退出平台名单,共计90家。
(二)步入清盘之路的平台
诚如我们所见,由于网贷行业的差异化,P2P平台间的差距也让人难以想象;一边是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为主而已经实现良性退出的平台,另一边则是以良性退出为幌子,以各种奇葩的兑付方案来套路投资人的黑心平台。
通过以上情况,不难发现,一些良性清盘的平台在兑付过程中因平台资产端问题,或因股东实力等原因,已经停止兑付甚至以廉价商品抵债,而失信于投资人。
(三)向死而生的转型
上文也提到了,在面对行业平台良性退出的浪潮中,平台也开始谋求转型之路。在之前175号文中,我们也看到监管也创造条件来推动P2P转型,具体有三个转型方案,一是转型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二是转型做助贷,最后一个则是转型做引流平台。
此前,有媒体对转型退出的平台作出了相应的总结,其中发现转型退出平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很大程度是因为北上广三地目前是我国P2P网贷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且P2P平台数目众多,转型退出平的转型方向大多和金融业相关。另外,转型退出平台多为民营系,民营系平台由于普遍余额较小,可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特点,转型相对容易。
总体来看,网贷行业的发展道阻且长,一方面是有平台凭借良好的资产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兑付给投资人,以实现良性退出;另一方面却有平台以良性退出为幌子,却迟迟未兑付,失信于投资人。平台清盘,能否良性兑付很大程度上与平台信誉和自身实力相关;从资产和标的角度来讲,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产优质,利润充分覆盖坏账,且借款人具备充分的还款能力;第二是底层资产期限相对较短,短期内可快速回收资金。
除此以外,监管积极疏通退出路径,规范退出行为也非常重要。6月11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宣布正式推出深圳版P2P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投票系统,已经产生首家试点平台。而北京版P2P网贷机构出借人投票系统,有望会在近期上线;投票系统的推出,可谓打响了网贷退出规范化的第一炮,无论对平台亦或是出借人,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