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5.4亿人,其中,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超过1.6亿人。那么,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有多少钱呢?根据人社部官网发布的《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这篇文章显示的权威数据,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5.4亿人,其中,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超过1.6亿人。那么,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有多少钱呢?
根据人社部官网发布的《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这篇文章显示的权威数据,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到2021年已经达到了179元。
而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是2987元,所以,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水平比较低?什么时候能涨到每月1000元呢?
先来说说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水平为何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时间较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在2014年才正式建立,之前试点的是面向农民的新农保、面向城里居民的城居保,两者在2014年才统一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时间比较短,导致参保人员缴费时间普遍不长,而且国家规定在当地新农保或城居保实施时已经满60岁的人员,无需缴费,可以从2014年领取基础养老金,所以,其中很多人领取的只是基础养老金这一部分,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是长缴多得,缴费年限短,就影响养老金水平。
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体缴费水平低。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各地设定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和能力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从实际缴费情况来看,由于参保人员主要是农民,经济条件受限,或者选择高档次缴费的意愿不强,因此,导致实际缴费水平不高,很多人是按照最低缴费档次缴费,也就是一年缴费100元或200元。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只有多缴费才能多拿养老金,这么低的缴费,自然也会导致整体养老金水平不高。
第三,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不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无需计算,而是直接规定一个数值,由财政来承担支付。基础养老金包括中央基础养老金、地方基础养老金。
从基础养老金水平来看,总体水平不高,目前中央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每月93元,多数地方的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只有100多元,最高的上海也只有1200元。
另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上涨,只是基础养老金的上调,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参与上涨,所以,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平均水平提升受到了影响。
再来说说什么时候能涨到每月1000元?
其实,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涨到1000元,需要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毕竟现在只有每月179元,还没超过200元大关,距离1000元的差距较远。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每年上涨20元的话,从179元达到1000元的话,也需要41年的时间。
不过,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养老金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1000元,其中,上海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1年就达到了1200元。北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1年达到了850元,平均养老金超过1000元也是指日可待。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来说,要想养老金能在1000元以上,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第一个选择城乡基础养老金高的地区缴费,参加城乡养老保险一般是在户籍地参加,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放开户籍限制了,所以,你可以转移户籍到基础养老金高的地区,获得一个比较的起点。二是要提高缴费水平,提高缴费年限,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可以获得更高的缴费补贴,这也是提高养老金水平的不二法宝。
欢迎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转发!
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