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关于存钱这件事,有很多看法,比如说要及时行乐的,钱根本不够花的,或者信用卡都还不起还攒什么钱的。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攒不下来钱,或者觉得攒钱不重要的人。他们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是去还掉信用卡账单,花呗分期账单,或者去买一些掏光自己口袋的化妆品和
关于存钱这件事,有很多看法,比如说要及时行乐的,钱根本不够花的,或者信用卡都还不起还攒什么钱的。
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攒不下来钱,或者觉得攒钱不重要的人。他们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是去还掉信用卡账单,花呗分期账单,或者去买一些掏光自己口袋的化妆品和轻奢品,让自己成功进化成“大负翁”。
如果你也是攒不下来钱的那一部分人,这篇文章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对于存钱攒钱的感悟。先说明存钱的重要,再说方法,让这件事走入思想深处。
想看存钱方法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一、为什么要存钱
为什么要存钱,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钱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来源。
有钱,不用担心吃饭,不担心小孩教育,生病有钱医治,可以不怕丢掉工作,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或许从有钱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深刻,那我们从没钱的角度看一下,当我们是月光族的时候,身上没有任何储蓄,甚至还欠着一点信用卡的时候,我们害怕的东西就会瞬间多起来,比如不敢生病,因为生病不仅没钱买药,还会损失工资,甚至丢掉工作。同时没结婚的朋友毫无积蓄,对结婚充满恐惧,害怕自己还过不好,怎么负担一个家庭的账单,房贷车贷压力扑面而来;结婚有家庭的朋友更加焦虑,中年失业,孩子教育,赡养父母,都需要钱,如果没有积蓄,整个家庭不能承受哪怕一次小意外的风险。
以上都是比较大的方面,换个比较小的方面,男生没有积蓄,是个月光族,哪个女生愿意和你过一辈子?而且如果一个女生和你在一起,她的生活质量下降了,那么这个男生就是不称职的;一个女生,如果不能经济独立,那么当家庭关系不和的时候,就少了勇气离开。这就是钱的作用,钱是怂人胆,是一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底气。
我们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房子,手机,车,都需要钱呀!星辰大海很远,需要路费。
有朋友问我:为了存钱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值得吗?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首先把生活品质和存钱放在了对立面,好像两个不能同时得到;其次,答案好像是个判断题,只有值得和不值得两个。我先顺着问题的思路回答一下。
其实要看我们存钱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在考虑为了这个目标我要付出什么,愿不愿意降低生活质量,这时候你就会有清晰的答案了。比如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天天吃咸菜白米饭,很多人也是愿意的;又或者男生为了自己的女神,天天吃泡面也是常事,不是吗?
我们换一个角度,其实这不是鱼和熊掌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不降低生活质量也存钱,不是吗?具体想法我后面会说。
二、存钱能带来什么
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和钱相关的事情,我们会发现存钱储蓄是我们可控性最高的事情,工资由老板决定,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投资收益由股市决定,我们能控制的好像只有存多少钱这件事。
那么存钱能带来什么呢?
第一点毫无疑问,存钱能让你的积蓄变多,也就是带来钱;
第二点是能提高我们对生活和财富的掌控感,比如我们能理清自己的消费在哪,知道什么事情什么东西对自己幸福感的提高有更大的帮助,能拒绝更多无用的打折商品。而我们对生活的掌控度越高,幸福感也会提高。
第三点,存钱带给我们最多的就是,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像我们前二十年用时间和身体去换钱,存下来的钱就可以来买我们以后的时间。
小时候,老师教我,钱不能买来时间,以前我觉得是对的。现在呢,老板不就用钱买了我的时间吗,可以通过请家政保姆,来买我们做家务的时间,通过雇人干活来买自己工作的时间。往小一点说,当我们排队买票时,你可以花一百块钱,买前面一个人的位置,而排队到这里可能需要一个小时,这不就买到了时间?
三、我的存钱心得
我看过很多网红存钱法,比如365存钱法,52周存钱法,12月存钱法,阶梯存钱法等等。
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下看看,我今天要说的是更基础更有用的东西。
其实很多人都想存钱,但工资发下来,没几天就花完了,还完账单就所剩无几了,根本没钱存,这才是问题。
首先,里面有一个隐藏的思想就是有余钱我就存起来。这个想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些人存不下来钱。因为只要是有钱,必然会有可以花的地方,最后自然会剩不下钱,所以余钱为0,不用存钱了。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消费和存钱的顺序,先存钱,后花钱,这个改变很小,但能很好地改变月光的情况。这里给大家第一个公式:
收入-储蓄=支出
这个改变能带来的消费理念的变化,以前是先消费后储蓄,消费的权重比存钱更重要,这就导致最后全消费完了。改变顺序之后,存钱在前,我们就会下意识吧存钱放在第一位,剩下的钱去消费,就算剩下的钱一分不剩也没有关系。
其次,为了解决余钱的问题,我们要消除消费中的【拿铁因子】,什么是拿铁因子呢?它来自于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对夫妻每天会喝一杯拿铁,这其实是一笔很小的花费,但经过时间的累积,30 年累积算下来花钱达到了 70 万元。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买了几乎没穿过的衣服,因为打折买回来的直到过期也没用洗发水,在路边买下来吃灰几年的小物件,办了几年但是没去几次的健身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拿铁因子。
大家觉得这些消费带来了幸福感吗?我觉得没有带来价值,甚至是一种浪费和降低生活幸福感的行为。所以我们最开始的消费削减可以从这些地方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不一定是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更好的办法是去掉这些无用不带幸福感的支出。
怎么做呢?先记账,把自己不必要的支出找出来,告诉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用不上的东西有哪些,比如三个月没用过的东西,可能看起来很有用其实用处特别小,就从这些开始吧。
解决完没有余钱可以存的问题之后,就是存多少钱的问题了,我们应该储蓄多少比例的收入比较合适呢?
我在《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中看到过一个比例,10%。从工资收入中拿出10%来存续,基本上不会影响我们原来的生活,因为90%和100%的区别并不是那么大。所以月光的朋友不妨从10%开始吧。或许看起来并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是1.2个月的工资,更重要的是,你开始有自己的储蓄了,我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的消费欲望怎么办?冲动消费怎么办?
我有一个建议,先让自己冷静两天,你就会知道这件东西是不是真的想要,还是被促销冲昏了头脑。
我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学到一个方法来解决我们的消费欲望,那就是给我们的钱分账户,其中10%用来作为玩乐账户,也就是说这笔钱你可以用来挥霍,但只有这10%。这不就解决了我们的消费欲望了吗?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书中完整的比例是这样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书)
最后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我收到一笔钱,第一步是存30-50%到我的投资账户中,剩余用来支付日常生活和各种账单,
除了日常需求,如交通,吃喝,日常用品之外,我买自己需求的东西会先加入一个愿望清单中,想买的时候不会直接买,而是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加入清单之后,我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这几个问题都通过了,我就会买入。
最后,我不使用信用卡,分期等,这些都是超前支出,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分期账单有一次就有第二次,迟早会陷入死循环,连分期账单都还不起的状态。
而且分期账单有一个痛点,本来心疼一次钱,分期之后心疼十几次。
总结
存钱法推荐: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