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5月13日,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已经脆弱不堪,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市场分析这可能会将全球粮价推向一个新高度。全球小麦库存降至6年最低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13日晚,为控制该国国内市
5月13日,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已经脆弱不堪,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市场分析这可能会将全球粮价推向一个新高度。
全球小麦库存降至6年最低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13日晚,为控制该国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充足,印度政府宣布立即禁止小麦出口。禁令之前,印度的目标是今年出口创最高纪录的小麦,达到1000万吨。
据新华社消息,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小麦生产国。今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后,印度小麦出口量激增,4月出口量同比增加近5倍。鉴于印度4月收获新一季小麦,5月小麦出货量可能进一步上升。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小麦出口大国。路透社数据显示,两国小麦出口量合计占到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近三成。俄乌冲突升级后,全球粮食供应链吃紧,粮价走高。按照路透社说法,印度是每年这段时期小麦的唯一主要供应方,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4%。根据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全球小麦消费量超过产量,库存降至6年最低。
豆粕价格小幅上涨
近日,豆粕现货价格小幅上涨。14日全国报价在4140-4440元/吨之间。单日涨幅约100元/吨。豆粕现货市场价格在供给回升压力下仍以承压运行为主,预计近日价格随盘震荡运行。
2022年5月14日豆粕大贸易商报价,工厂自提价(不含运费)43蛋白 | |||
地区 | 品牌 | 价格 | 与13日比 |
山东 | 日照邦基 | 4140 | 60 |
龙口新龙 | 4140 | 60 | |
龙口香驰 | 4150 | 70 | |
博兴香驰 | 4190 | 70 | |
日照黄海 | 4270 | 70 | |
烟台来宝 | 4150 | 70 | |
泰安东光 | 4150 | 70 | |
青岛渤海 | 4150 | 70 | |
烟台益海 | 4150 | 70 | |
临沂中阳 | 4150 | 70 | |
济宁嘉冠 | 4320/46 | 50 | |
临沂北大荒 | 4150 | 60 | |
日照凌云海 | 4150 | 70 | |
东北 | 铁岭九三 | 4410 | 100 |
长春九三 | 4440 | 100 | |
丹东九三 | 4400 | 100 | |
盘锦汇福 | 4400 | 100 | |
大连九三 | 4400 | 100 | |
华北 | 天津邦基 | 4250 | 100 |
秦皇岛金海 | 4250 | 100 | |
天津达孚 | 4240 | 100 | |
天津京粮 | 4240 | 100 | |
黄骅嘉吉 | 4220 | 100 | |
天津九三 | 4250 | 100 | |
华东 | 泰州汇福 | 4160 | 100 |
泰州益海 | 4180 | 100 | |
镇江中储粮 | 4150 | 100 | |
张家港四海 | 4170 | 100 | |
泰兴邦基/振华 | 4150 | 100 | |
宁波金光 | 4170 | 100 | |
南通一德 | 4140 | 100 | |
南通嘉吉 | 4150 | 100 | |
舟山中海 | 4150 | 100 | |
张家港达孚 | 4150 | 100 | |
华中 | 汤阴阳光 | 4280 | 100 |
新郑中储粮 | 4280 | 100 | |
芜湖益海 | 4160 | 100 | |
华南 | 东莞嘉吉 | 4140 | 100 |
东莞中粮 | 4140 | 100 | |
广西中粮 | 4160 | 100 |
2022年5月14日全国玉米价格 | ||||
区域 | 省份 | 5月14日 | 5月13日 | 涨跌变化 |
华东 | 安徽 | 2882 | 2942 | -60 |
山东 | 2818 | 2874 | -56 | |
浙江 | 2800 | 2810 | -10 | |
江西 | 3012 | 3000 | 12 | |
福建 | 3068 | 3080 | -12 | |
江苏 | 2887 | 2840 | 47 | |
上海 | 3014 | 3014 | 0 | |
西北 | 新疆 | 2575 | 2550 | 25 |
陕西 | 2777 | 2748 | 29 | |
甘肃 | 2720 | 2734 | -14 | |
青海 | 2343 | 2358 | -15 | |
宁夏 | 3306 | 3358 | -52 | |
华中 | 河南 | 2853 | 2877 | -24 |
湖南 | 3096 | 3078 | 18 | |
湖北 | 2918 | 2875 | 43 | |
华北 | 北京 | 2856 | 2885 | -29 |
天津 | 2780 | 2760 | 20 | |
山西 | 2799 | 2798 | 1 | |
河北 | 2853 | 2851 | 2 | |
内蒙古 | 2800 | 2800 | 0 | |
华南 | 广西 | 2802 | 2820 | -18 |
广东 | 2698 | 2760 | -62 | |
海南 | 2982 | 2982 | 0 | |
东北 | 辽宁 | 2846 | 2854 | -8 |
黑龙江 | 2700 | 2710 | -10 | |
吉林 | 2792 | 2829 | -37 | |
西南 | 四川 | 2919 | 2970 | -51 |
贵州 | 2800 | 2800 | 0 | |
云南 | 3017 | 3040 | -31 | |
重庆 | 2767 | 2800 | -33 | |
西藏 | 2133 | 2133 | 0 |
国内大豆产量预计增加18.8%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5月份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品种包括玉米、大豆等。
玉米:本月预测,2022/23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42524千公顷(6.38亿亩),较上年度减少800千公顷(1200万亩),降幅1.8%,主要是在“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东北产区大豆面积,并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种植面积将稳中略降。
春播期间大部分产区土壤墒情较适宜,加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等因素,预计玉米单产每公顷6410公斤(每亩427.30公斤),较上年度增长1.9%;总产量2.73亿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需求方面,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但饲用消费稳中有增,预计玉米总消费2.91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0%。进出口方面,国际玉米价格高企将抑制中国玉米进口,预计进口量180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0.0%。
大豆:本月估计,2021/22年度,因生猪养殖亏损和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大豆饲用蛋白需求减少,压榨消费量下降,进口量缩减至9300万吨,大豆消费量下调至10934万吨。国内产区余粮逐渐见底,大豆价格保持高位,估计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区间为每吨6000-6200元;全球大豆连续第三年产不足需,国际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估计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区间为每吨4500-4700元。
本月预测,2022/23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较上年度大幅增加18.3%,主要原因是东北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持续高于玉米且差距拉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稳步推广,大豆种植积极性提高;大豆单产达到每公顷1961公斤,较上年度增长0.5%;大豆产量达到194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8.8%。
随着生猪产能和养殖收益回归至合理水平,大豆压榨消费量和进口量小幅增加,预计分别达到9477万吨和952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3.0%和2.4%。国产大豆供需趋于宽松,食用消费量增加至1432万吨,价格小幅回落,预计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区间为每吨5800-6000元;新季美豆播种面积增加,豆价高企也将刺激南美扩种,但主产国天气状况仍不确定,国际大豆价格将保持震荡,预计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区间为每吨4400-4600元。
此外,5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2021—2022年度秋粮3705亿斤,同比增加500亿斤,全国秋粮收购顺利结束。
从秋粮收购总量看,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增幅16%;从品种看,中晚稻1326亿斤,玉米2331亿斤,同比增加391亿斤,是收购量最高、增幅最大的品种;大豆48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已春播粮食72.4%,同比快1.8个百分点。
分作物看,早稻栽插已结束、春玉米播种过九成、春小麦播种近九成、薯类播种过七成、大豆播种过五成、中稻栽插近三成。
王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