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至今,充分展现了世人对牡丹之花的喜爱。李子玉《富贵长寿》有这样一位画家,对牡丹情有独钟,一生的艺术创作只为牡丹挥毫洒墨。他就是牡丹国礼特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
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至今,充分展现了世人对牡丹之花的喜爱。
李子玉《富贵长寿》
有这样一位画家,对牡丹情有独钟,一生的艺术创作只为牡丹挥毫洒墨。
他就是牡丹国礼特供艺术家——李子玉!
李子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礼特供艺术家
中国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民族画院画家
中国画院画家
山东定陶人,早年就读于天津美院,后在中国画研究院深造。
艺术履历
1999年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展览。
2000年作品“春光烂漫”入选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书画大展。
2001年全国牡丹书画专题展获优秀奖。
2003年作品“山花”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
2003年作品“富贵荣华春满园”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永结同心”主题艺术展。
2003年被中国民族画院特聘为该院画家。
2003年被聘为中国牡丹书画艺委会委员。
2004年作品“春晖”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菜乡情”全国书画大展。
2004年作品“富贵花开”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200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花鸟画展中被评为优秀奖。
2005年作品“荷花”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2005全国中国画展》被评为优秀奖。
2006年作品应邀赴韩国展出。
2007年作品“富贵荣华春满园”被中纪委谷泉会议中心陈列收藏。
2008年作品“国色新妆”被国家民政部陈列收藏。
2009年被中国书画研究院授予《中国书画艺术家百佳称号》。
2013年作品“国色天香”被选送中南海怀仁堂陈列收藏。
2013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春晖》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山东厅。
2013年被钓鱼台国宾馆国礼中心以书画名家特聘,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
2013年作品“梅兰竹菊”四幅屏以六万四千八百元拍卖成交。
2014年作品“事事如意”被上海天和艺术馆永久收藏。
2015年作品在北京京华美术馆展出。
李子玉出生于“牡丹之乡”——山东菏泽,自幼酷爱画画的李子玉,从小就对牡丹有着特殊的钟爱之情,在牡丹花丛中嬉戏玩耍,常常用木棍在地上涂鸦勾画。走上专业艺术创作路之后,李子玉老师仍每年坚持在牡丹花开之际,回乡写生。无论晴雨朝暮,在花丛中观察牡丹“一颦一笑”的绰约姿态,将它的万种风情附于笔墨。
牡丹,因其高贵的气质、姹紫嫣红的花色和富贵、吉祥的美好象征意义,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被誉为“国花”。其花容端妍,色泽绚丽,世人尊为花中之王。也为历代花鸟画家喜爱,成为花鸟画不可或缺的表现题材。
没骨技法
牡丹虽美却极难画好,若只重妆彩浓艳,必定俗丽不堪,而李子玉老师笔下的牡丹,设色清丽淡雅,美而不媚,将牡丹的优雅表现得恰到好处。
李子玉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中的“没骨”技法创作牡丹。不用墨勾线而以色彩点、染而成,他笔下的“没骨”比勾线更有表现力和创作的自由空间,能严谨工致,又能点染自如,用墨酣畅淋漓,能收放自如地展现牡丹的灵动自然之感。
没骨技法的运用,事先不做勾勒,需要画家胸中有物,对所绘之物有十足的了解,下笔成型,能把没骨运用得如此独到,可见李子玉深厚的创作功底与心中对牡丹千姿万态的准确把握。
除此之外,没骨技法对用色的要求极高,李子玉老师用色的精巧之处在于把色的处理,若水墨之高雅,若水墨之隽逸,若笔墨之虚灵。他笔下的色称得上“活色生香”,一望盛放的牡丹,若有自然的气息与花香阵阵。
李子玉老师笔下的牡丹作品,美而不艳,贵而不娇,雍容大方。在写生基础上讲究笔墨、章法和色彩的配备,擅长通过画中牡丹抒发自己的情怀。在墨香之中透着别样的韵味,涉笔成趣,是花鸟画佳作。霍春阳先生观其画,挥笔题写“于众生同体,合天地成形”“象忘神遇”相赠,评价颇高。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