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937年春在延安城门 邹毕兆 (左3)
毛主席为了解放全中国,当年和蒋介石打仗的时候就说过,“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里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就是破译敌人密码工作。”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清楚地判断出,主席对于战局的精准判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当年被毛主席钦点的“玻璃杯”破译三杰之一,邹家人的骄傲 邹毕兆。
破译三杰
邹毕兆年仅1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红军的队伍,毛泽东主席和总司令会亲切地叫他“红色小鬼”。1930年,任职红三军团七师组织干事一职。因为早年的时候读过私塾,邹毕兆在17岁的时候就被推荐进入总部无线电训练班。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过硬的学习本事,不但快速地把相关解密明码暗码都倒背如流,一股子拼劲更是让他很快成为了队伍中的佼佼者。在1935年,党中央决定率红一、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脱离川西地区先行北上时,毛泽东主席临行之际即交代叶剑英一定要带上“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同行。
根据信息显示,邹毕兆,原名邹实基,新邵县严塘镇夏家村人,1915年1月生,邹毕兆一生在破译敌军电报方面,立下无数战功。在他40岁那年,第一次授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邹毕兆三个时期的二级勋章全部拥有。这样的功绩也足以说明邹毕兆为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努力和傲人的成绩。
破译工作
邹姓,作为中华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位。邹姓源于姚姓,亦有姚姓之邹一说: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到春秋时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孙食于邹邑,是为主要来源,是“以邑为邹氏”。
刘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