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在严寒高峻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蝙蝠蛾科昆虫千百万年自由地生息在这里,与大多数昆虫一样,它先后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完成整个生命史约需3-5年,其幼虫历期最长,约2-3年。
冬虫夏草菌的孢子弹射出来后,随风散落在地,在雨水的作用下渗入土层中,如果孢子恰好和这种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幼虫遭遇,便会黏附在幼虫身上。一旦有适宜的条件,孢子就会萌发出芽管,这些尖状的芽管通过幼虫的口腔、气孔等一切有可能的通道侵入幼虫体内,并在幼虫的体内形成真菌菌丝。真菌菌丝充分利用幼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直到把幼虫的生命耗尽,同时吸收自然之精华,成为被菌丝所充满的皮壳。
来年春天,寄居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菌丝冒出地面,逐渐长成一株深棕色的&34;小草&34;,于是冬虫夏草形成了。
冬虫夏草在自然界生生息息了上万年,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只被当成了杂草,而没有丝毫的价值,在1500年前藏民艺术上有了记载,于是就开始有人需要而拥有了价值。但是在古代能拥有财富的有限,信息船舶不朝畅,需要骄傲冬虫夏草的人很少,还不能形成稳定的价格。
冬虫夏草在中国名声起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前,国民的收入比较低,还不太注重养生,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购买保健品,因此那时的冬虫夏草只是有价无市。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收入开始多了起来,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养生了,于是冬虫夏草成了高档的保健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收入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支付起冬虫夏草的人越来越多,需要冬虫夏草的人也多了起来,而这么多的人需要冬虫夏草的结果就是刺激了冬虫夏草的产出,参与采摘冬虫夏草的藏民增加了,谁不想多挣点钱呢?但是冬虫夏草属于天然物品,不能人工大量的培育,制使冬虫夏草的产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由于天然产品的特性,使得产量变化不大,而需求却在不断地增加,结果就是稀缺性的飙升,导致价格的提高。
商品价格的波动,其他经济理论是如何解释的呢?
为了使价值规律具有更大的解释力,马克思把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也归结为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比如具有价值10元的一个物品,它的价格有时是12元(甚至更高),有时是8元(甚至更低),这些,都不过是价值决定价格的一种波动性的体现----尽管人们对此充满疑问,特别是波动过大的时候。
但马克思除了指出价格可以在价值的周围作一定程度的偏离波动外,似乎并没有对此作更深入的解释,即为什么价值规律会体现为这种波动?而有许多人,则因价值规律容许这种波动而干脆抛弃它,想以纯粹的供求关系(供求规律)来说明价格的变化。
价值规律中的价值意义实际上是“代价耗费”,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的凝结”,它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谓的“成本”,耗费越大,成本就越大。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便变成价格围绕其产品成本的大小上下波动。由此我们可以获得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最合理又最令人感兴趣的解释。
当产品价格大于其成本耗费(包括活劳动实际耗费所构成的成本)时,便产生超额利润,这一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刺激供给的增大,从而使价格趋向下降。相反,当产品价格低于其成本,产生亏损时,供给减小,使价格上升。
用古典经济学解释价格的波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有劳动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劳动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价值量的提高或减少来解释价格的波动没有问题,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遇到像冬虫夏草这样的劳动量的增加和减少对产出量影响不大而价格却在不断波动的经济现象就解释不了了,看来价值确实与劳动量的多少无关。
解释价格波动的理论是供求关系,认为引起价格波动的只有供需关系,这样的解释虽然比古典经济学更近了一步,但是并没有说清其中的肌理。稀缺经济学与供求关系很像,不同点在于试图探讨其中的形成机理,打通了经济学的最后一公里。
那么形成商品价格波动的肌理是怎么样的呢?首先产生商品价值或价格的决定因素是稀缺性,而影响稀缺性的因素是供给与需求量的变化,人类社会大机械化生产的形式使得人们可随意增减劳动量,以平衡供求关系的平衡,维持价格的稳定,但是人类的商品生产包含了两种状况,一种是可机器化生产的商品,可以人为地调整供求关系,维持你价格的稳定,另一种就像冬虫夏草一样,人类对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不可调节,其价格的波动是不可控的,那么这样的价格波动的原因和肌理又是什么呢?
如果要解释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稀缺经济学认为稀缺在决定,这与供求关系并不矛盾,像冬虫夏草啊这种特殊的情况就是供应的商品量不变化产生的,由于供给量不变,那么影响稀缺性的就只有需求量,也就是价格的取决于需求,简单的供求关系就能很轻松就可以解释,而且把供给量排除在外的需求量的波动就可以解释。而对于价格的波动是由供给量和需求量双重作用产生的价格波动,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因为其中包含了供给与需求两个因素,而使得价格的波动的影响因素多了起来。
第二种的价格波动,我以手机为例,所以本篇论文的题目就是冬虫夏草和手机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寻找他们之间的机理。
那么稀缺经济学是如何解释批量商品的价格波动的呢?既然稀缺性决定了价格,那么任何的能导致稀缺性变化的都将引起商品价格的波动。我们从事商品生产除了满足需要之外,还想通过完成生产—消费的循环从中获得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价格,怎么才能把一件商品以尽可能高的价格销售出去呢?这个决定权不再商品的生产者手里,而在消费者手里,商品价格的高低不是生产者想就能决定的,而要看消费者是否买账,是否对该商品趋之若鹜,形成足够大的稀缺性,稀缺性足够大,价格自然就是高的,生产者所获得的利润也就高。
如何能吸引消费者成为忠实的粉丝呢?生产者所能做到的只是质量和性能的高低,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而提高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和工艺水平的高低。
工业产品的价格高只有在性价比高并被消费者知晓和认可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于是我们会看到现在所有知名品牌的广告费都是天价,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成为忠实的粉丝。这样的作为的前提条件就是其性价比足够优越,因为批量生产的任何商品都存在着竞争,也就是商品的先进性是动态的,今天是你的商品在这一方面取得优胜,明天就可能有另外一家公司的商品在其他的方面领先,而性价比造成你的稀缺性总是存在不断地变化,因为商品性价比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兴趣的不断变化,消费者会根据商品性价比的变化而改变对该商品的支持度,而形成波动的支持率,而产生价格的波动。
华为手机在几年前还能够取得销售世界第一的成绩,因为在几年前华为手机的性能在是世界上你最先进的,形成足够大的稀缺性就是必然的,华为手机出货量第一就顺理成章了。使得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打压,华为的芯片供应遇到了困难,华为手机的先进性就降低了下来,华为手机及的出货量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下来,华为不再能够坐上全球销售第一的位置。
稀缺性也取决于人们常年形成的关注度,北京烤鸭是一个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的老店,常年的经营使得北京烤鸭产生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人们对北京烤鸭强大的粉丝群,使得北京烤鸭的经营状况一直很好。与北京烤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出了名之后的价格一路飙升,已经脱离了其亲民的本质,由于价格的因素破坏了人们对天津包子的忠诚度,人们开始远离天津包子,天津包子的经营状况开始一落千丈。
刘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