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这一章是非常经典的一章,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章。不仅对仗工整,文字读起来就像诗歌一样,而且极富哲理、发人深省,可以说一语道破天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更高明的。了解别人容易吗?不容易。我们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在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的去了解别人,揣摩上级,试图掌控下属,以求做到知人善用,这的确是一种智慧。但是老子说了,光做到这些还不够,还有一种更高明的智慧,那就是“自知”。一个人只有做到对自己足够的了解,才能发挥长处、弥补不足,才能持续不断的成长和精进。
但是“自知”容易吗?很难。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发现,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那么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呢?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说,自知的下一步就是自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你不好好学习,以后怎能在社会上立足?”我们自己也经常把这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牢牢地扎根在自己心里,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战胜别人,一定要努力!这样做对吗?对,也不对。竞争激烈确实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战胜别人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超越别人的能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更不能把战胜别人当做目标或者是目的,更不要战胜了就沾沾自喜,以为万事大吉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战胜自己。
一个人战胜别人不易,战胜自己更难。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才能具备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才能驱动自己不断地成长进步,长期坚持,战胜别人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吗?所以别人不是标的物,自己才是最应该战胜和超越的。把别人当成竞争对象,只会让自己内心不平衡,焦虑和浮躁,把自己当成超越的对象,才能持续不断的精进和提升。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什么样的人才算富有?万贯家财?不是的,一个人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葛朗台,虽然他腰缠万贯,但他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富有,更谈不上快乐了。“知足常乐”,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志”呢?强行者。在这里是坚持不懈的意思,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的做正确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有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给自己立下各种FLAG,比如早起锻炼、节食减肥、读书学习等等,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屈指可数,白白耗费了自己的自信心。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有的时候在战胜自我的时候,就需要有点倔强劲儿,有一种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有一个词叫“死得其所”,什么是“所”?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精神家园、精神上的归宿。一个人一生不管多么忙碌,都不能失去精神家园,都不能没有精神追求。失去了,就不能长久。 同样,人终有一死,人死了,肉体没有了,但是精神价值却是永存的,只有精神价值永存,这才是真正的“寿”。
这不难让我们想起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伟大的精神追求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的名字永远被世人所铭记。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真正的长久。
这段话真的可以作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当你在生活的繁杂事务中烦恼时,可以反思一下,到底精神追求在哪里?当你在抱怨人生没有意思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目标是什么?是单纯地追求生命的长度,还是应该努力增加人生的厚度,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人生智慧。
丁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