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总有人说中药没效果,也总是有人吃不对中药。
中药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很多人只知道中药就是各种动植物加在一起熬成汤,做成汤,然后调理身体达到治病的效果。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药的服用时间也有大的讲究,治疗不同的疾病,服用的时间不同,时间错了,药效也就错了。
中药的服药时间有5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根据服用药物不同,服用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清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6—9点。这个时间点人体刚从睡梦中苏醒,肠胃已经超过6-8小时未有食物进入,此时人体摄入各种营养都可以快速吸收,这个时间点就适宜服用滋补的药物,尤其是补肾阳的药物,以便于补药的充分吸收。
其次,过了清晨,就到了午前,也就是9—11点,李东垣说:“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也就是说这个时间点阳气容易生发,所以适合温阳补气的药物,适合服用益气升阳的药物、发汗解表。
此外,饭前30—60分钟,这个时候适合服用病位在下,也就是治疗胃肠或腰以下疾病的药物。这类药物一般在饭前服用,可以帮助药性下达,没有食物的“阻碍”,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帮助吸收。
第四,治疗病位在上,也就是病位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疾病,例如健胃药或胃肠药,这类药物对肠道有较大的刺激,适合在有食物“垫底”下服用,减少药性对胃黏膜的直接伤害,因此建议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用。
第五,滋养阴血、镇静安神类的药物应该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此时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吃中药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注意服用时间,有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大家了解。
首先,吃中药要辨证论治。很多人认为中药采用的都是动植物,所以副作用小,可以容易日常的治疗都没有问题,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竟然是治病的药物,就不适合所有的人去吃,而应该先摸清楚自己的体质以及疾病类型,再服用中药治疗。
再说了,如果一味中药对所有的人群都有作用,那么它的治病效果也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怀疑了。
其次,吃中药期间不要喝茶以及吃萝卜。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另外服用滋补中药时,也不宜吃萝卜,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
最后,吃中药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生、冷、油腻食物都需要避忌,这些食物会造成胃肠刺激,影响药物的吸收,尤其是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药效。
都说中药是慢郎中,用它来治疗疾病,可能比西药来得慢,吃的药也更加多,那么长期吃会不会导致耐药性呢?
说到耐药性,我们首先要知道耐药性是什么原理。
耐药性是指人体或者其他的有机体,使用药物之后产生的对药物局部的吸收代谢出现异常,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一种药吃久了,就对身体没有用了。
例如,抗生素可以对抗细菌病毒,你第一次吃,很快就能把细菌病毒消灭掉。但是抗生素在消灭敌人的时候,敌人也在了解它的作战手段,并且可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些药,甚至变着花样发展裂变出新的细菌病毒来对抗这些药。
因此一旦病原菌从敏感突变为耐药,那么药物就会对它失去效果,也就是耐药性。
但相比较西药的“有目标性”杀菌,中药通过调理人体,修复人体的免疫力,让我们的机体去主动杀菌。再用简单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中医是通过调理体质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让免疫力去和人体里的细菌病毒对抗。
用幽默一点的话说,中药他不直接对抗细菌和病毒,而是让“中间商”免疫力去对抗,所以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
但不管中药、西药,是药就有三分毒。因此在中药的疗程上,更要讲究按医嘱的周期服用。合适的时间服用合适的剂量,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最大疗效。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 王佩芳.服用中药的时间有讲究吗[J].健康促进.2009年
[2] 齐雷.服用各类中药的最佳时间[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 2018-02-04
[3]贺军成.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J].现代养生.2011-6
[4]曾闻.喝中药的注意事项[J].当代老年.20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