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写了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读来却有明显的不同味道。
1,不同的写作背景:
《西江月》是1928年毛泽东听到重要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汇报欣然抒写的。《念奴娇》是战事越千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来到古战场的追思伤怀之作。
2,不同的战役场面:
《西江月》写两军对垒,敌我悬殊,形势严峻,“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战胜原因是“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结果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念奴娇》战争场面写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战胜原因“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风流周郎这样的英雄。
3,不同的抒写重笔:
《西江月》描写战争场面恢宏,赞扬了艰苦奋战、众志成城的井冈山精神,这也是我们今天战胜疫情和其它一切困难的法宝。
《念奴娇》主要写了对山河长存、人生如梦的慨叹,写了个体英雄周郎,一个风流儒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暗含了自己不得志的对比。
4,不同的胸怀:
《西江月》表现出宽广豪迈的胸怀,是对革命形势的喜悦和对众志成城精神的赞扬。
《念奴娇》表现出来因个人的郁郁不得志对英雄形象的崇拜,苏轼毕竟是豪放旷达的,在他的豪放词句里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淡淡的忧伤。
附:
西江月·井冈山
·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