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2月9日,航拍老澴河长征南路段。
老澴河玉泉南路段家风家教园景点。
改造后的老澴河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健身。
在老澴河南岸,一处健身雕塑景观很靓。
2月14日,在老澴河南岸,一位市民拉琴自乐。
2月8日,在老澴河南岸南门桥以东,孩子们在足球场玩耍。
安居梦圆新生活
2月12日,大年初一。午后明媚阳光洒满澴城,氤氲着新春的气息。
不少市民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3时,城西社区居民60岁的王林华带着4岁的孙子,在新修建的老澴河亲水栈道游玩。
城西老澴河畔,新景如画:观水平台、林荫步道、阳光草坪……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景点,把老澴河两岸点&34;靓&34;,变身城市公园。
环顾四野,北岸城西安置区、南岸光明安置区尽收眼底,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小区拔地而起。
&34;跟过去相比,居住环境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34;王林华指着不远处自己入住的安置新房,满眼欢喜。
每天,王林华都会在老澴河附近散散步,&34;看到老澴河一天天美起来,我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34;。
听说记者在采访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王林华热情爽朗地邀请记者到安置小区看看变化。
跟随王林华矫健的步子,记者走进老澴河北岸的城西水岸小区。
新小区里,14幢18层的高楼林立,芳草青青,树枝上挂着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喜庆温馨。
小广场上,老人们坐着晒太阳,几对父母陪着孩子在打羽毛球,一派祥和景象。
王林华介绍,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旧的屋舍,老式瓦屋高低参差不齐,排水不畅,一到雨天道路泥泞无处下脚。
两梯四户的电梯房,说话间就上了9楼。&34;快请进,到屋里喝杯茶。&34;王林华老伴儿李幼钗开门迎接道。
134平方米的新房宽敞明亮,洗衣机、净水器、冰柜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阳光透过客厅落地窗照进来,暖意融融。
电压力锅里煲着鸡汤、卤好的猪蹄鸡翅已装盘……尽管距离晚饭还有两三个小时,李幼钗在厨房忙碌着,&34;住新房了,亲戚朋友来的多,大家一起高兴高兴&34;。
客厅里,王林华的儿子儿媳观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文艺节目。
&34;去年一领到钥匙,就开始着手装修,好在新家过新年。&34;王林华带着记者里里外外参观了一番,言语间溢满幸福与满足。
从王家阳台的窗户向外望去,老澴河沿着公园蜿蜒向前。
&34;临近河边,靠近主干道,交通方便,环境又好,住在这里非常舒服。&34;王林华告诉记者,拆迁改造前,自家老房子就坐落在槐荫大道附近,虽说靠近主干道、交通比较方便,但基础设施跟不上,&34;路都不通,小车开不进去,环境脏乱差是常态。&34;
&34;以前回老房子晚上黑漆漆的,没有路灯,出去玩也不太方便。现在在屋里就能晒着太阳,亮堂堂的!&34;在武汉长大的儿媳妇钱芳接过话茬。
治理老澴河、改善居住环境成为沿岸居民多年来的热切期盼。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启动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其中,城西片区被作为试点,最早动工,率先推进。
2020年7月6日,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中首个居民还建安置区--城西水岸小区举行交房活动。书院街道汪窑、城西、西湖桥三个社区的600余户居民陆续入住。
王家作为第一批回迁户领到安置房钥匙,经过装修,搬新家时,特意挑了&34;12月12日&34;的双日子,还买了个红红的&34;福&34;字挂在客厅醒目处,迎接新房里的第一个春节。
&34;现在楼上楼下都住着以前的老街坊,下楼就能约着一起跳广场舞,热闹得很。幸福生活可不就是这个样子嘛!&34;李幼钗满脸笑意。
说话间,王家91岁的太爷爷出去遛弯回来了。老人虽然耳朵听不清楚,但身板依旧硬朗。过去不爱出门的他,现在有了电梯,没事儿就喜欢下楼转转。
四代同堂,其乐融融。&34;住进新房,期待日子越过越红火!&34;王林华充满希冀。
从旧平房到新高楼,从小村子变成新社区,人心定了,民心暖了。
记者离开小区前看到,一些居民户门前挂的红灯笼、贴的红对联,在新春暖阳下特别醒目,其中一副写着:&34;兴大厦建乐园景色如画美,住新居创家业生活似蜜甜&34;,横批&34;梦想成真&34;。
水清岸绿新变化
春日阳光普照大地,正是踏春好时节。在老澴河南北两岸,驳岸、亲水步道、亲水码头修建完毕,河道治理全部完成,园林景观工程、园区照明工程总体完成。沿河大道路基已硬化。沿线施工单位值守人员介绍,&34;春节假期结束后,立刻启动建设,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后期施工。&34;
2月13日,市民三三两两,吹着和煦的春风,沿着新砌的堤岸悠闲散步。家住老澴河岸边的张四毛推着童车,带着孙子在岸边散步。谈起老澴河的新变化,老人喜不自禁、赞叹不已。
&34;自父辈起,就住在老澴河岸边,见证了河道改道、污染、治理的全过程。&34;张四毛说,&34;老澴河综合整治前,有的地段没有岸,有堤岸的地方不是杂草丛生,就是河道淤积、垃圾遍地。治理工程启动后,经常到现场看看,真是一天一个样。&34;
近十年来,这是张四毛老人第一次沿着老澴河岸边走一走。&34;以前,正月间,要么宅在家里看电视,要么跑到槐荫公园、董永公园散步。老澴河治理后,终于在家门口有了休闲散步的好地方。&34;老人说。
老人边走边谈,不时介绍河道沿岸的历史典故。沿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远看了老人的新房。一路上,幸福一直洋溢在老人脸上。
李爹爹是老麻糖厂的职工,对老澴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听说老澴河综合整治启动后,心中特别高兴,经常回到老麻糖厂附近瞧瞧。
正月初二一大早,李爹爹特意带上家人沿着河岸参观,还让家人给他拍照留念。&34;综合治理让老澴河焕然一新,真是重大民心工程。&34;
休闲娱乐新去处
河水温润如玉,像一条绿绸带穿城而过。2月15日,行走在老澴河玉泉路段,眼前的美景让人惊艳——
玉泉桥如一条彩虹般横跨老澴河,河道两岸高楼林立,绿柳婆娑。玉泉桥西侧,河水蜿蜒而来,带来两岸主题公园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玉泉桥东侧,河水绕城而去,目光尽头是塔吊林立的火热建设工地。两岸的高楼,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显得更加清秀妩媚。
老澴河是孝感的“母亲河”,承载着孝感城历史文化记忆。漫步在玉泉南路至长征南路的老澴河两岸,孝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河的北岸,有包括孝感董永、黄香、孟宗在内的古代二十四孝和十大清官故事;在河的南岸,有焦裕禄、孔繁森、张富清、汤俭民等新二十四孝与现代人民公仆故事。
“去年7月,新华街道打造孝廉文化园,在老澴河南北两岸分别设立新老二十四孝公益展示牌,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感受到孝廉文化的熏陶,很有意义。”正在河岸散步的张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孝廉文化园还建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孝廉文化景观。其中,“清风长廊”由植物自然景观组成,游客在休闲的同时,能欣赏到象征廉洁高雅的梅、兰、菊、竹、荷五种花卉图案,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廉洁教育。“家风家教园”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位伟人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在人们面前,引导广大市民共同树立良好家风。“孝廉文化展演厅”是市民常年表演孝廉歌舞,小品等文艺作品的场所,让人民群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用鲜活的孝廉文化节目教育人、感染人,弘扬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离开前,我看到有市民在孝廉文化园一角自拍短视频。据介绍,这位王女士经常来这里拍视频,记录个人成长和城市发展。她说:“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是孝感建设发展的‘瞭望台’。”
孝感日报 文/记者蒋润涛 肖青松 周应涛 图/记者晏美华 徐文
高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