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当选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有六位,分别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这六位副主席中三位出自中国共产党,三位是民主人士。民主人士中,宋庆龄是“国母”,威望极高,张澜也是众望所归,然而当毛主席提名李济深为副主席时,台下一片哗然,反对声阵阵。李济深为何备受争议,毛主席是如何解决此事的呢?
毛主席剧照
参与“清党”,李济深埋下祸根
李济深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辛亥革命爆发时,清军乘坐火车南下镇压革命。李济深为保武装暴动顺利进行,联合20多名同志,炸掉了漕河运桥,清军在保定受阻,延误了去武昌的时间,这才保住了武昌起义的成果。
辛亥革命后,李济深加入国民党,备受孙中山先生重用,曾担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师。黄埔军校成立后,李济深担任教练部部长,是黄埔四巨头之一。1926年北伐战争,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指挥全局,李济深则负责后方支援前线,立下了大功。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李济深的人生背上了污点。
李济深
中山舰事件爆发后,蒋介石推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反动政策,对中国共产党下手。李济深坚决反对这一做法,致电蒋介石“只将共产党请出去即可,不用大费周章“。然而蒋介石一意孤行,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济深身不由己,被裹入反革命潮流中,在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2000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成刀下亡魂。事件发生后,许多共产党人立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19路军
被国民党开除,总理感概:若听他的不用长征
李济深与共产党的和解,是在福建事变之后。
由于与蒋介石政见不合,李济深在国民党内部渐渐失去了实权。1932年,李济深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进攻苏区的红军。李济深委派三名黄埔学生外出视察工作,蒋介石竟派“蓝衣社”暗杀。学生死讯传来,李济深悲痛不已,大骂蒋介石并与之绝交,两人彻底分道扬镳。
1933年11月,李济深联合19路军蒋光鼐、蔡廷锴,在福建通电反蒋,成立中华共和国。福建事变后,李济深曾派人到中央苏区,希望福建、江西合作反蒋。可惜当时的中央苏区由王明主政,认为李济深是军阀、投机派,拒绝了李济深。在蒋介石的镇压下,福建起义军遭遇失败,中央苏区的红军也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毛主席曾评价此事说:“痛失良机,良机痛失。”周恩来总理则叹息到:“若听李济深的,长征都能避免。”
李济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福建事变后,李济深被开除出国民党,不过蒋介石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秘密接触李济深,希望他可以和日本合作,出任华南政府的领袖。李济深大骂日本人:“我不是汪精卫,不会做卖国求荣的事!”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提出划江而治,将中国一分为二。李济深闻讯愤慨不已,当即离开大陆前往香港。1948年1月,李济深联合宋庆龄、何香凝等人成立国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号召革命者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起来,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12月,李济深应中共中央要求到东北解放区参观。看到解放区的新气象,李济深大为震动,积极组织南方各地的爱国同胞进行敌后武装活动,瓦解蒋氏的独裁统治。
毛主席和李济深
也正是因为李济深做出的贡献,毛主席给了他极高的礼遇,邀请他与其他民主党派人士一道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政协会议。在会议上,毛主席提名李济深为国家副主席。毛主席讲话结束后,台下一片哗然,认为李济深手上沾满共产党人的鲜血,不应该当选,甚至连李济深本人也没有想到。
周总理对此解释说,知错能改,就是我们的好同志,不要总是计较他的错误,何况他当时也是身不由己。
在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劝说下,所有人放下成见,投票通过李济深担任国家副主席。在会议上,李济深作了大会发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