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作者
满庭芳草
在宝玉(或者说曹公)的心中,最完美的情人究竟属谁?我认为,既不是灵魂知己林黛玉,更非俗世佳偶薛宝钗,而是人见人爱的神仙眷侣秦可卿!
秦可卿的完美在曹公笔端随处可见。《红楼梦》第五回中,曹公首先借贾府德高望重的老太君对其进行总体评价:“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安妥的人,而且又生得袅娜纤巧(似黛玉),行事又温柔和平(像宝钗),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继而又借用警幻仙姑的妹妹对可卿的美貌进行强化:“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随后在第十三回中,曹公又借贾府各色人等对可卿的品行进行补充:对长辈“素日孝顺”,对平辈“和睦亲密”,对晚辈“素日慈爱”,对下人“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托梦凤姐则又显示了她治家能力的高瞻远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黛玉和宝钗在曹公眼中都有不足,惟有可卿才完美无缺,非仙姑不能比拟!书中唯一没提到的是秦可卿的诗才。如果她能活到大观园群芳开诗社时,还不知会怎样口吐莲蕊笔下生花呢!想必曹公也想不出以什么样的诗句来出自可卿之手,所以才让她英年早逝,不给她展才的机会吧?
其实,秦可卿是宝玉的梦中情人,这本是原著中陈述的事实。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与警幻仙姑的妹妹“字可卿者” “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与可卿难解难分”。他们之间显然超越了警幻仙姑定义的“意淫”,已做了实质的鸳鸯,不过只是在宝玉的梦中罢了。
我们再来看可卿死后宝玉的表现吧。对于可卿的死,贾府表现最为异常的只有珍爷与宝玉两人!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而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直喷出一口血来”。我认为,正是由于突然听说梦中情人死了,宝玉才会“急火攻心”,口吐鲜血的!
贾珍和宝玉是堂兄弟,可卿就是宝玉的侄儿媳。所以,这两个表现异常者,都应该是焦大口中的“爬灰”人!只不过前者是实质性的,其意图举动已被焦大得知;而后者只是意淫性的,是作者借焦大之口的暗示。前者只知“皮肤滥淫”,后者才是倾情相与(秦可卿者,作者情可倾之对象也)!这样一来,可卿丧礼的“不合理”就有了较为合理的一个解释:曹公为完美情人安排的梦幻礼葬!
秦可卿身陷“丑闻”却好评如潮。从贾府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对秦可卿一致的、极高的好评和对她年轻早觞的无比痛惜中可以看出,她在荣宁二府中的人际关系非常之好。这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的贾府,是非常难得的,是唯一的,也是值得深思的:这样的好人,可能是淫妇吗?淫妇能得到“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全家老小、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吗?我想,较为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秦可卿不是淫妇,而是曹公心中完美无缺的人设。所谓的“淫丧”也并不存在,那只不过是可卿不堪贾珍凌辱才悬梁自尽,以证清白之举!
可卿虽是宝玉心中最完美的情人,但有纲常伦理之规,春尽宫墙之制,因而只能在梦里相会。难怪宝玉每每恨极贾珍辈“只管一味淫乐、不知作养脂粉”, 这大概也是作者潜意识里对完美情人惨遭蹂躏的隐痛和愤怒,当然这个完美情人是可以理解为大观园群芳的完美化身的!
最后再简单说一说,曹公为何又安排梦外的宝玉倾情于黛玉呢?我想这可能与《红楼梦》的创作过程有关吧。据说是先有《风月宝鉴》而后作者才把它融入《红楼梦》中,那就不难理解了——这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故事!随着两个故事融合的深入,最初的乱伦风月,就被“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一梦所取代。现存《红楼梦》中可卿是宝玉的梦中情人,就成了这部奇书未改完善的痕迹和证据了。
李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