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在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中,卵巢癌因发病率排第三、死亡率排第一而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患者还面临三个魔咒般的70%: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70%的初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可能在2-3年内复发;五年生存率为30%,即5年后70%的患者死亡了。
那么这三个70%的魔咒如何被打破?听听这两位医学大咖如何说。
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 图/视觉中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姚书忠教授介绍,卵巢癌非常狡猾,几乎不会有什么症状,不要说早期患者,哪怕是中期患者仍可能内分泌正常、月经规律,这就是大部分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
姚书忠教授 图/受访者提供
姚书忠教授提醒,要想早期发现卵巢癌,可通过定期体检的方式。
【抽血检查方式】查肿瘤标志物有无异常。卵巢癌有两个标志物,分别为CA125和人附睾蛋白HE4。
【妇科超声检查】姚书忠教授提醒,如果是已婚女性可选择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如果是未婚、没有过性行为的女性可选择经直肠妇科超声检查。
这两种检查方式对卵巢肿块的发现非常重要,以阴道B超为例,B超探头与卵巢就隔着很薄一层阴道壁,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卵巢上是否有肿瘤,并判断肿块的大小、性状,初步区别良恶性。
与这两种方式相比,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清晰度都要略逊一筹。
腹部B超的清晰度略逊一筹 图/视觉中国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压被称为慢性病,要终生治疗,现在卵巢癌也被看作慢性病,要纳入慢病管理模式,这其中维持治疗扮演了重要角色。”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沂峰教授介绍,卵巢癌的初始标准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患者普遍预后较差,70%的初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可能在3年内复发。
王沂峰教授 图/受访者提供
在过去,卵巢癌一旦复发,手术治疗的作用有限,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卵巢癌患者会陷入“化疗—复发—化疗”的往复循环中,70%的患者活不过5年。
不过随着精准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的问世,这种情况大为改观。患者化疗结束、病情缓解后,可以继续服用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
患者接受了手术、化疗后,癌细胞不可能被赶尽杀绝, PARP抑制剂在维持治疗中可以抑制这些潜伏癌细胞的生长,把这些细胞控制在静止状态,让患者与少量瘤长期共存,这样复发的时间会大大推后,甚至可能不复发。
这也使得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手术+化疗”转变为“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也有望让卵巢癌走向“慢病管理”之路。据统计显示,采用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和没有采用维持治疗的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提高近10%。
维持治疗虽然使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但是PARP抑制剂高居不下的费用,对于每一个卵巢癌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据了解,PARP抑制剂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在没有纳入医保前,患者需要自费,最初一个月的费用接近五万元。2020年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降价比例62%,但仅适用于铂敏感复发晚期患者的报销。2021年3月1日国家新的医保目录启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在原有价格基础上再降39.6%,并且报销范围涵盖了具有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
也就是说,部分晚期卵巢癌患者,无论是在接受第一次手术和化疗结束后,还是在铂敏感复发治疗后,都可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接受奥拉帕利的维持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期。
那么医保报销可以为患者减负多少?以广州医保为例,广州市乙类医保报销比例为80%以上,这样算下来,患者自付费用最低至每个月600元左右,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负担。
从每月5万元到600元!相信随着可及性的提升,将有助于更多卵巢癌病人从创新治疗获益,延缓复发,实现长期无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大病致贫的状况,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全面提升中国卵巢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王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