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这是感动中国人物的一段颁奖词。而默默准备炭火,无言显现大爱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妻本是一对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
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就是这样,他们默默的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身患重病的病人带去了温暖,给这些承受压力的病人家属也带去希望。
“爱心厨房”的起源很简单,在万佐成夫妻还在摆早点摊的时候,曾经遇到一对为孩子看病的夫妻,他们四处找寻能做饭的地方,只是为了能够为病痛中的孩子做一些可口饭菜,夫妻俩不忍看到此景,于是伸出援手。不幸的是那个孩子还是去世了。从此他们夫妇便决定和这些病人家属共享厨房。慢慢的,通过病人家属一传十,十传百的推荐,越来越多的家属带着食物找到他们借用炉灶,为了平衡自己的开销,也为了让病人家属更加心安,他们决定开始“收费”:夫妻俩设定炒一个菜收5角钱,直到2016年才涨到一个菜1元钱,煲一个汤两元。现在他们的小厨房依旧还是使用蜂窝煤,为了就是把成本降低,不给病人家属增加负担。
熊庚香告诉记者,“爱心厨房”能够坚持到今天,不仅仅是夫妻俩的功劳,如果没有周围街坊的支持,根本支撑不到现在。在他们夫妇俩操持厨房的这些年里,还有来自周围群众的支持,让他们倍感温暖。露天厨房刚形成时,夫妻俩担心会影响街坊出行,没想到街坊们不仅没有抱怨,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到如今,小厨房已经得到了扩建,还不断的有很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帮助收拾环境,还有人匿名送来各种各样的食材用品。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爱心厨房。
“和那些家有癌症患者的家庭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身体健康,无病无痛,算是很幸运的了。”熊庚香说,只要她还能动一天,“爱心厨房”就不会停。这是多么简单质朴的一句话,然而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话语,却为那么多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
就是这样一丝丝微弱的灯照亮了寒夜的路人,一个个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这群可爱的人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这无声的大爱,温暖了人心。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