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新华网评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搜索热榜上一则消息,有一些学校在学生下课的十分钟时间里,除了上厕所或喝水外,其他的都不许下楼,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对这种禁止学生课间玩耍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对学校或老师进行过多的指责,因为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凡是做岀这种规定的学校不是自己的学生因学生岀事故而赔了不少钱,老师,领导受到了处分,就是邻近学校或邻居乡镇因为学生事故赔钱受处分,致使领导重视起学生的安全问题,才不得已做岀这样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非常明显是不对的,因为它压抑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孩子们整天关在教室内,像圈猪羊一样,孩子的心里会好受吗?本来是生龙活虎,活泼爱动的孩子却像牛羊一样圈在笼子里,不发疯才怪呢?孩子的学习生活还会是丰富多彩吗?还会充满乐趣吗?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由都得不到保障,那学校真成了孩子的活的地狱了。
我们知道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因噎废食,意思是因为害怕吃饭噎着了就干脆不吃饭了,这个成语是对那些做事情怕承担风险的人的辛辣讽刺,没有想到,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学校里竟岀现了这样一种荒唐行为,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小孩儿向来都是调皮淘气活泼才可爱,如果孩子们每天坐在教室里,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连课间十分钟这自由活动的权利都被剥夺,怎么开发孩子的智力,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样教岀来的孩子不厌学那就是怪事。
更可笑的是有一些领导为了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竟打岀了安全教育重于教学质量的口号,这完全是一种管理方向上的误导。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人才可不是为了保护人的安全,这种提法完全是把教学质量放在与安全相对立的一面看待的,认为一抓教学质量就否定了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是重要,但不能为了安全而不去抓教学质量,甚至连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权利都剥夺了,这真成了确确实实的因噎废食了。
不对的规定就该改掉,可学校和老师敢改吗?如果改掉这一规定,万一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玩耍时岀了事故,谁负责?家就不来学校闹事了吗?学校老师的教学现在是如履薄冰呀,万一哪位领导再追究起责任来,吃不了请兜着走了。
要这一问题解决,最好的办法是国家岀台学生安全事故承担规则,如果是学校老师的责任,那老师就应该承担,赔钱处理人都是应该的。如果不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应对照这一规则,该谁承担的责任谁来承担,家长如果还敢胡闹,那有法律呢,老师才不怕呢!
功利化是中国教育的致命缺谄,"课间圈养"就是部分领导功利化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xx年在xx领导执政之间没有岀过一起安全事故,这看起来是大功一件,实际上,在这样的领导专制下,没有做一点儿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事,而孩子的自由被侵犯了,让多少孩子因此厌学,耽误了多少孩子的正常成长,这就不是功了,这简直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
中小学生"课间圈养”,侵犯的是孩子的权利,害的是国家与民族,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棒喝,追责。
马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