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查证专家:@李药师谈健康丨执业药师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专委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相信大家在影视剧里一定都看到过这样的镜头:某人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或一时想不开,于是吃了一大把安眠药,第二天被人发现,已经平静祥和的离开了人世。
在众多影视剧这样的误导下,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安眠药只不过是一粒帮助人们睡着的药,吃一大把安眠药的话肯定就能平静的“睡过去”了。
事实并非如此!
辟谣君劝你赶紧打消这种错误的认知。
安眠药,是指具有镇静催眠功效,能够改善睡眠的一类药物的总称。
从最早的药物到现在,经历了三代的优化。
但无论是哪一代的安眠药,之所以具有助眠作用,都与药物中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有关。
如果小剂量服用,就有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
稍大剂量服用,就有抗惊厥的作用。
但如果过量服用,则会引起神经系统的过度抑制,将会重创身体的各个器官,甚至会导致死亡。
毒理学数据表明,服用安眠药超过常规剂量的5~6倍即可引起中毒,而如果吸收剂量超过规定剂量的15倍以上,就会导致死亡。
这个过程绝非没有感觉,毫无痛苦,到底有多痛苦,我们接着说。
根据摄入量的不同,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不同,总体来看,服用安眠药过量中毒分为3个等级:
「轻度中毒者」
主要表现为嗜睡,也有可能会出现判断力和行动能力障碍,包括步态不稳,语言不清,眼球震颤等。
看起来就像喝醉了酒,但各种反射还存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都还相对正常。
「中度中毒者」
则会进入昏迷状态,通过强刺激仍可唤醒,但往往无法说话,会反复进入昏迷状态,呼吸浅慢,腱反射消失,而咽反射仍然存在。
「重度中毒者」
则一般表现为深度昏迷,无法唤醒,早期可能呈现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的状态,但到了后期则会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各种反射消失。
同时血压下降,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救治,死亡的几率非常高。
服用安眠药轻生的人中,绝大多数都会达到重度中毒的剂量。
这种情况下,由于服用剂量较大,再加上现在的安眠药一般吸收速度比较快,比如安定在0.5~2小时内就可达到血药浓度高峰。
因此,药物过量发生中毒反应的速度也很快。
但从重度中毒,到呼吸抑制导致死亡,期间还会有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承受一个渐进的痛苦过程。
由于医学伦理的限制,虽然无法通过人体实验来证明相关的剂量和中毒反应之间的关系。
但如果服用大剂量安眠药轻生的话,并不可能像影视剧演的那样毫无痛苦地安然离世。
事实恰恰相反,实际过程大概会是这样的:
肢体失去控制,呕吐、腹痛、抽搐、呼吸困难···
当一大把安眠药进入人体后,在大量的药物刺激下,可能会使人产生呕吐、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伴随着强烈的腹痛,人体会开始呕吐,在胃酸的刺激下,喉咙和食道都会感觉到明显的烧灼感。
随着药物迅速被吸收,人会开始进入昏睡状态,身体的中枢神经会受到严重的抑制,此时意识将会开始变得不清晰。
在服药初期,身体可能会引起肌张力的过度增强,而出现四肢抽搐的情况,之后,人体的肌肉就会逐渐地开始松弛,肢体和行为将不受控制。
过了一会儿,呼吸系统会开始受到抑制,人体会感到呼吸困难。
此时,肺部将无法有效地进行氧气的交换,胸部会有强烈的憋闷感。
但此时,你已经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能被动承受。
而心脏的跳动也会因为氧气供给不足而逐渐变慢,血压开始降低。
这种情况下,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将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各个器官将会受到加倍的煎熬和痛苦。
最终在各器官逐渐衰竭的过程中,人体走向死亡。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虽然意识不清,但身体经历的这些痛苦却是真切的。
而且,因为药物导致的肌肉松弛,人将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向外界求救,这样的经历又怎么可能毫无痛苦呢?
如果幸运的话,可能会在悲剧发生前被人送到了医院去急救。
在急救中,医生将会采取灌胃、导泻、药物治疗、血液净化等一系列急救措施。而这一过程无疑也是会令人非常不适的。
而且,用于救治的相关药物,本身也有较强的作用,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还可能会引起抽搐、狂躁等情况。
即使救治成功了,生命得到了挽救,但由于大剂量用药导致的中毒反应,很有可能会对肝脏、大脑、肾脏等多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伤。
而且由于大脑神经中枢受到了损害,人的运动能力将会下降,甚至连路都走不稳,不仅如此,还会变得精神淡漠,反应缓慢。
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些经历都将会使人的精神与身体受到重创。
因此,大家千万别被影视剧中不靠谱的剧情所误导,珍爱生命,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曹坤.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99-100.
[2]薛志云.自服安眠药中毒78例救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171.
刘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