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
中国森林面积2.08亿hm2(国际单位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作为陆生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为保证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深林健康风险,以制定科学管理政策。
树木年轮生态学概念
是树轮年代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其他分支学科:树轮气候学(dendroclimatology),树轮水文学(dendrohydrology),地貌学(dendrogeomorphology)冰川学(dendroglaciology)树轮虫害学(dendroentomology),树轮火灾学(dendropyrochronology),树轮化学(dendrochemistry)树轮考古学(dendroarchaeology)
青藏高原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青藏高原深林受人类影响较小,对气候变化和自然干扰响应敏感。
树木年轮生态学概念
是树轮年代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其他分支学科:树轮气候学(dendroclimatology),树轮水文学(dendrohydrology),地貌学(dendrogeomorphology)冰川学(dendroglaciology)树轮虫害学(dendroentomology),树轮火灾学(dendropyrochronology),树轮化学(dendrochemistry)树轮考古学(dendroarchaeology)
青藏高原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青藏高原深林受人类影响较小,对气候变化和自然干扰响应敏感。
第二章:生态学研究方法
样点, 树种,个体的选择。较大树龄的样点,树种和个体,再者选择树木对问题具有较高对敏感性;第一:树木生长遵循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即生理机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超过将被抑制;第二:遵循限制因子定律,决定生长极限的某一限制因子,即取决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树木年轮的测量
砂纸打磨保证清晰,选择从树皮向髓心方向测量,便于记录靠近树皮的最外一层树轮形成的年份。
树轮密度:即树轮的单位体积质量
树轮稳定性同位素:C,H,O;C反应水分利用效率变化,H,O分析水分来源
树木年轮的交叉定年
交叉定年原理:树轮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排除误差并鉴定伪年轮; 交叉步骤:绘制树轮骨架图,年轮越窄,线段越长
树木年轮年表
信号与噪声,关注目标因子是信号,其他影响信号是噪声
第三章:树木生态弹性
生态弹性是指树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干扰前生长状态的能力;与干旱,维度,土壤湿度和植被指数有关;
第四章:深林衰退历史
研究背景
过度砍伐和环境污染会造成森林地力退化,树木活力下降,顶梢枯死,冠层绿度下降等现象,引发森林衰退。树轮可以反映森林衰退发生的时间
第五章:青藏高原高山林线树木年轮研究
高山林线的树木生长和更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被称为气候变化的“检测器”(Korner and Paulsen,2004)
高山林线:1.郁闭深林上线,深林盖度低于40%或20%;2.树木一定高度标准高低至3m或者2m;3.林线以上并非没有树木,而是郁闭度降低,直到树木个体分布的最上限
高山林线位置的移动:气温上升,林线上移,达到阈值不再上移。因素复杂,竞争阻止,幼苗扩散和成活。
第六章:古树树龄与生长历史
500年以上古树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300-499年为二级保护古树,100-299年为三级保护古树;古树具有“科研,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5个方面的价值。
古树树龄的鉴定方法
1) 文献追踪法;2)访谈传说法;3)类推法:树干胸径与树龄的关系来类推该数的树龄;4)计算机断层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5)其他方法:1. C14测定法,其实并不适用于古树的年龄鉴定,此方法需要取树干基部髓心处的木质样本。测试放射性元素C14的衰减量而获得树木年龄;2.树木年轮学法:较高的精确性,但需要区域内同种树木生长的基础资料。
第七章:青藏高原树木年轮数据网络
目前积累包括树轮宽度,密度,稳定性同位素及年内生长检测等大量树轮数据。
最长年轮表:4650年
树木生长与气候的关系:1.与水分条件;2.与温度条件;3.与水热共同作用;4与其他因素,如人类活动,气溶胶浓度上升降低光合作用,火山等;
刘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