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读书不保障命运会好好的对待你,但是书都读多了,可以保障你更好的对待命运。”1
在那阳光和煦静谧的午后,一位细腻优雅的老妇人为一个粗鄙聒噪的壮汉子朗读某个章节的情绪,
“…当我们在黎明时分降临,一生都在寻找、期盼等待,许下各种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此后其她女人的怀抱只是慰藉,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回到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
“如果妈妈不爱他会怎么样?”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那还等着他去发现,不是吗?”
……
……
“拥有了字典,我们就可以在字里行间遨游……”
“改变是种痛苦的过程,就像给一个近视的人一副眼镜,忽然一下子看到太多了,都是缺陷,自身的缺陷。还不如从前一切都模糊不清的简单。”
“你会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你在迷宫中走失……你停下来……你会做梦……”
粗线条的查尔曼,有着原生家庭的创伤,现今的生活也不尽人意。但虽然愚笨,他内心却有着对个体生命最朴素的理解,他相信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印记,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
玛格丽特是位九十五岁高龄的老太太,她住在养老院里,这样一位孤寡的老人,无论是日常的平淡里,还是在落寞幽闭时,都散发着骨子里的优雅与从容,而阅读便是她呼吸的方式。
而通过阅读和倾听,生命曲线根本不会有交集的他们,共同为书中另一个有趣的灵魂震颤和倾倒。
不必与文字或作者相识,倾听那一刻,便在浏览和体味另一个世界。
它们为你提供另一个视角,尝试另一种可能,
当你从个人的局限和固执里挣脱出来,发现原来答案有更多的选择,
而与自己的和解,对误解的释怀,也就是在那一刹那的领悟。
通透了人生的玛格丽特用书籍的字字句句,拂去查尔曼心灵上堆积的灰尘,用温暖细腻的文字启蒙,带给查尔曼另一个世界的光明,有趣的灵魂的交集,他们似友情,似亲情,充满爱。
关于爱的故事里,并不只有爱情。
当阅读不再是功利的换取,不再是个人资本的积累,当学会把阅读当做与另一个人的交谈,学会倾听,学会借别人的眼睛丈量世界,你就会获取真相的更多答案。
即使改变不了当下的现实,也能够让心绪清淡从容,所有困惑你的疑问,在那里都陆续寻到前途的答案,所有引发焦虑的紧迫,在那里都书写了命运的因果。
书籍给不出人文的终极答案,“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就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而已”2,所以读书未必是寻找完美,借别人阅遍人性与自然,接受所有的残缺和遗憾,体会和理解人生的常态,并在之后获得对命运的坦然。
书籍同样给不出科学上所谓的真理,“课堂上学到的定理、公理,都是前人对自然界在现状下最好的归纳总结,而随着人类对自然和宇宙认识的加深,这些定理和公理都会有失效的时候”。3科学不是让我们确定真理,而是无限接近真理。
读书并未让查尔曼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但改变了他对家庭,对亲情,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和态度,生活不再只是焦虑和聒噪。
读书也没有改变玛格丽特孤寡的现状,但即使没有查尔曼的出现,即使她仍留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养老院,也不影响她优雅的生活态度,因为她在倾听过无数精神世界的诉说后,获得慰藉和满足,还有云淡风轻的通透。
无论宏观世界的概念和形式如何变换,微观世界个人的困惑和挣扎都未有本质的改变,我们仅仅是遵循人性的基本约束在生命体验里轮回。
而书籍就是无数个完成生命循环的圆满之后,留下的对所有疑惑和困扰的个人问答的总结和归纳。用阅读去发现一个个与你截然不同的灵魂,原来他的独白竟然如此有趣。若有指引,那是收获,而若有灵魂的共鸣,那是文字带来的慰藉与欣喜,或许你苦寻的灵魂的契合,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光阴里。
“有时候我想,应该把我的心空出一块地方,去盛放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在书本里做过的旅行,简单而直接的信任人的勇气以及对爰的轻柔温暖的眷顾。”
附一段片尾的小诗:
……
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
在缠绕的形容词中,在莺飞草长的动词中,
有人以刚挣脱,她却以柔胜出,
温柔地植入了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
和我的心
……
别枯萎,还有时间,
再与我多分享一些
你的人生
……
……
1. 白岩松 2.托尔斯泰 3.施一公
李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