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很多网友表示,退休如果每月能领2000元养老金就够用了。可是,怎样才能领到2000元养老金呢?缴费满15年,可以吗?
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其实,养老金计算公式并不是自始至终就这样,这个计算公式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的,在全国具有统一性。
即使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采取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也跟这是完全一样的,这也就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社平工资相挂钩。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缴费时间的平均缴费档次,如果始终按照60%基数缴费,那么缴费指数应当是0.6。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15年最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在各地计算养老金的社平工资普遍在5500元到7000元之间,因此基础养老金差不多每月在660元到840元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只要养老保险每缴费一个月,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每年还会按照有关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如果按照3000元基数缴费,每月记入个人账户240元,一年是2880元。这样算起来15年才4万多元。实际上过去由于缴费基数低,记账利率也赶不上工资增长率,因此,相对的钱数会比最后一年缴纳的15倍少一些。
计发月数主要跟退休年龄相挂钩,50岁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
一般来说,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退休后养老金能领取到800~1000元。
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普通地区养老金也就在1200~1400元左右。在北京市等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地区,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差不多能领取到近一千七八百元。
①如果缴费15年,退休养老金能领取到2000元,普通地区差不多需要200%以上的缴费基数缴费。
还有一类特殊情况,那就是本身参加工作时间较早,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这些缴费年限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也是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过渡系数和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相关。
如果能有10年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按照100%基数缴费也能领取10-14%以上的社平工资。
②这种情况下,按照100%基数缴费15年,确实有一定的可能领取到近2000元的养老金。
退休以后养老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养老金会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停的增长。
从2005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至今已经实现第17连涨。2021年平均养老金水平再次上涨4.5%。
养老金增长,并不是人人增加相同的养老金比例。一般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方式来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下,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增加的钱数虽然少,但是比例更高一些。
比如说2020年山东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定额调整是每人增加52元,1000元养老金的群体增幅5.2%,而全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平均增幅只有5%。按缴费年限调整,缴费年限15年以下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16~25年、26~35年、36~45年、46年以上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2.5元、3元“3.5元。按照养老金比例调整是按照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7%增加。另外,还有倾斜调整。
③如果说原本养老金1000元,退休后连续增加养老金10年以上,养老金差不多也能增加到近2000元。
刘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