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替,如今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发展到今天,创业环境发生了异质性的迭代:不再只跟梦想相关,不再只跟PPT相关,而是跟技术相关,跟产品相关。
创业路上,融资必不可少。然而在融资的过程中,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选择是双向的,不仅投资人需要选择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创业者也可以利用一些技巧去选择合适的投资人。
那么融资前如何“自我打磨”?如何选择投资人、如何把控融资节奏呢?
一、准备一份的 BP 的重要性
创业不打无准备的战,大家在见投资人之前,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业务和思路。BP 在此时就发挥了一个好的作用,告诉别人我是谁,我在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你要来选择我。
表面上这是一个 PPT,听上去很简单。但写一个好 BP 的前提是,创业者要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思考得极度清楚。
首先BP是创业者角度的一个外化。你需要告诉投资人的是:这个市场怎么样,我切了什么什么钱,由于我哪些方面做得好,我有可能会切到哪一块等等。
其次,BP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从俯视视角去看自己生意的一个维度。作为 CEO 其实很容易被运营的细节填满,比如今天要招哪几个人,明天要发多少钱。那么此时,一个俯视视角就可以避免陷入过于琐碎的细节,以便看清楚大局与未来方向,产生运营过程的优先级。
另外,BP 可以帮助创业者思考商业本质,一个好的商业,长期必定是经得起资本的视角去审视的。本质就是坚持去做对的事情。
二、BP数据的三点建议
1.数据要带观点
如果你想要投资人看懂哪几点东西,先写下来告诉TA ,数据背后要加入商业观点解释。
比如一年拿下了 50 所国际学校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你要告诉别人,如果中国一共是 100 所国际学校,拿了 50 所,意味着我把一半的市场拿到了,我可能已经是 No.1 了,这个是数据背后的弦外之音。
另外,大家在跟投资人交流,需要有换位意识。大部分投资人不是你的细分领域的专家,很多机构的合伙人可能是什么项目什么行业都看。
他对商业本身很敏感,但并不一定具有你这个行业的知识。所以沟通的通俗易懂很重要,关于数据的商业解释可以降低行业知识门槛。
2.数据可视化
如果不做可视化,很可能投资人需要花两三个星期去研究和解读,甚至很可能还会看错角度。
所以你让别人看到什么,一定自己先清楚的把论据成列出来。
3.重视运营数据资产运营
对于数据结构复杂的运营公司,建议大家开始融资之前就把所有的运营数据 KPI 写到自己的 BI (商业智能) 系统里面去。
我们遇到很多后期公司还没有做到这点,我们在融资过程中,也经常会建议客户对 BI 系统改造。越往后期,数据就越是重要,一个好的 BI 系统可以支持随时 DD(尽职调查) 的状态。
这个对于融资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融资过程中,可以支持用数据说话,增加说服力。
比融资更重要的是,好的数据资产运营可以让创业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根据数据下决策;数据论证是对商业逻辑做好的真诚。
总之,在寻求融资的时候,大家也应该保持平常心。你会见很多很多人,大部分人可能拒绝你。不管什么情况,大家都应该正常地对待拒绝这件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终有一个人认可你,融资就成功了。
科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