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大家在生活中或是戏剧中,常常会了解到癌症患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听起来,这都是治疗癌症的两种有效办法,那么到底这两者是选其一、还是都选择呢?其实,不同的癌种、不同的病情,选择进行放疗、化疗的侧重都有所不同。对于宫颈癌来说,它是对放疗敏感的癌
大家在生活中或是戏剧中,常常会了解到癌症患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听起来,这都是治疗癌症的两种有效办法,那么到底这两者是选其一、还是都选择呢?
其实,不同的癌种、不同的病情,选择进行放疗、化疗的侧重都有所不同。对于宫颈癌来说,它是对放疗敏感的癌种,因此除了手术治疗之外,放疗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治疗手段。
早期宫颈癌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放、化疗;另一种是选择不进行手术,直接以放、化疗为主。而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多数失去了手术机会,则以同步放化疗为主。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与大家说一说宫颈癌的放疗。
什么是放疗?什么情况适合进行?
放疗,即放射疗法,是通过射线照射肿瘤细胞并将肿瘤细胞杀灭的一种治疗手段。包括近距离放疗和远距离放疗两种办法。
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放置于体内或肿瘤内进行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宫颈癌原发病灶,通过腔内和(或)组织间插植的方式实施。
远距离放疗:在体外利用X线照射肿瘤进行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宫颈癌盆腔转移病灶,通过盆腔外照射的方式实施,多数患者在放疗期间进行同期含铂方案化疗,在8周内完成治疗,会有最佳的治疗效果[1]。
图片来源:图虫网
对于局部晚期、晚期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说,放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并且,放疗也是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所进行的辅助治疗方法[1],为的是巩固手术疗效、杀灭残存肿瘤细胞、减少复发。
宫颈癌如何进行放疗?
那么,如何进行宫颈癌的放疗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宫颈癌的放疗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根治性放疗、术中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和同步放化疗。
1、根治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也就是选择不进行手术,直接进行放疗根治,以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适用于早期宫颈癌。
根治性放疗时,一般会先对原发肿瘤和有转移风险的区域淋巴结进行根治性盆腔外照射,剂量约45Gy(40~50Gy)。
再对原发肿瘤进行近距离放疗,首选图像引导,剂量为30~40Gy或者推量至A点(低剂量率相当的剂量),使小肿瘤的A点总剂量达到80Gy,或大肿瘤的A点≥ 85Gy。
图片来源:图虫网
对于不能切除的淋巴结,可以增加盆腔外照射的剂量,给予额外推量10~15Gy。
近距离放疗通常会在外照射之后,因为经过外照射后原发肿瘤缩小,此时进行近距离放疗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而单纯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治疗方案,适用于非常早期的、经过慎重选择的宫颈癌患者(如ⅠA2期患者)。
2、术中放疗
术中放疗,也就是在手术中进行的化疗。一般是在开腹手术时,对于有肿瘤残存风险或有无法切除的孤立残存肿瘤的情况,选择在术中进行一次单次的大剂量放疗。尤其适合于放疗后复发的患者。
术中放疗通常使用电子线,需要选择不同的施用器来限制照射的部位面积和深度,来避免正常组织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3、术后的辅助放疗
术后辅助放疗,也就是在子宫切除术后所进行的补充辅助放疗,通常是在术后病理检查中发现中、高危因素(如:肿瘤大、手术切缘不净、淋巴结转移等)时进行,以体外放疗为主。
放疗所涉及的部位至少要包括:阴道残端下3cm、宫旁组织和邻近淋巴结基底部(如髂外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如果有淋巴结转移,则放疗的上界位置还需要适当向外延伸。
图片来源:图虫网
术后辅助放疗推荐进行标准分割放疗(常规每天1.8~2.0Gy),总剂量为45~50Gy。对于明显增大的淋巴结,需要追加放疗剂量,给予额外推量10~15Gy。
4、同步放化疗
同步放化疗,也就是在放疗期间,同时进行化疗。适合于中晚期无法接受手术的宫颈癌患者。
化疗方案采用的是含铂化疗,一般选用顺铂单药,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卡铂。其中,顺铂作为最有效的一线化疗单药,被推荐用来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患者[1]。
除了化疗单药,还可以依据情况选择一线联合化疗方案,包括:顺铂+紫杉醇+贝伐单抗,顺铂+紫杉醇和顺铂+拓扑替康。
而二线化疗可使用的药物包括:帕姆单抗(用于PD-L1阳性或MSI-H/dMMR肿瘤患者)、贝伐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多西他赛、5-FU、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丝裂霉素、拓扑替康、培美曲塞和长春瑞滨。
那么看到这里大家对于宫颈癌的放疗有所了解了吗?下一期,小编将带大家继续了解宫颈癌放疗不良反应及其处理,请继续关注吧~
参考资料:
1、周晖,刘昀昀,罗铭,林仲秋,<2020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刘萍,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苏北人民医院妇科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网
责任编辑:宫颈癌互助君
李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