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历史价格走势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筛选热门品种,根据品种历史指数和数据库进行品种分析,本期分析的产品为僵蚕。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属于养蚕的副产业。主产区为桑蚕叶发达的广西、四
1、历史价格走势
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筛选热门品种,根据品种历史指数和数据库进行品种分析,本期分析的产品为僵蚕。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属于养蚕的副产业。主产区为桑蚕叶发达的广西、四川、云南。次产区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其中以四川和广西的产量最大,又以四川僵蚕的品质最佳。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僵蚕一年中生产频次较高,大量生产于菌丝容易发育的春、秋季。
从2014年到2018年的僵蚕历史价格走势图看出,广西僵蚕价格波动情况与四川僵蚕价格波动较为一致,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动较为频繁。
僵蚕,2013年4月份商品价格突破180元,其中四川统货再创历史高价达到185元。由于2013年秋产量增加,价位回落至95-100元,并形成较大库存,导致2014年春蚕产新结束后,价格继续下跌,跌至80元。
后4年,僵蚕开始恢复,经历两波高峰,都是春(僵)蚕跌,秋蚕涨的循环模式,不过每年底价都上扬一点。
2014年僵蚕夏季产新结束,由于养蚕户减少,产量降低,僵蚕行情开始逐步回升,价格从7月份的80元,上升到2015年初的90-100元之间。但由于2013年上半年农户饲养的蚕很多都感染了白僵病,造成僵蚕的货量相比往年增加,造成价格大幅下滑。由于遗留的库存补充了2014年减产所造成的缺口,行情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直到2015年秋蚕产新期,僵蚕迎来了第一波高峰,由于当时桑叶养殖户减少,而且死蚕率大幅降低,因此秋货产出量明显少于往年,保守估计不足2014年的60%,加之进口货应市量亦不大,僵蚕收集费工费时,成本逐年递增,价格从5月份的90元上升到8月份的110元,直到2016年3月份,价格到达了145元。春蚕产新结束后,僵蚕产量较2015年有所增加,产地大量货源待售,市场商家恐慌不敢收货,也就是市场俗称的“买涨不买跌”,造成僵蚕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价格下跌了约30%。
2016年秋蚕产新结束,僵蚕价格迎来第二波高峰。秋季养殖萎缩、天气持续高温、空气湿度低、病虫灾害等因素影响,僵蚕产量较2015年明显减少,据当时资料显示,四川产区僵蚕产量较2015年减产三成左右,行情一路上扬,到11月份,价格涨到了140元,高价持续到2017年春蚕产新,新货上市,补充了市场需求,行情开始回调。
2017年秋蚕产新,由于秋季货源产出量不大,前期市场货源得到消化,受需求拉动,行情有所上调,但是由于库存有量,市场走动一般,价格并没有出现较大的上升,不算高峰。直到今年初,价格出现小幅度下调。
现广西秋蚕面临产新,云南地区第三批产新尚未开始,由于今年各产区产量有所减少,市场货源走销明显加快,产区行情走高,加上近年来僵蚕价格频繁波动,引起部分商家议论,这是否会引起第三波高峰?其后市变化还需密切关注四川、广西和云南地区产新情况,我们将密切关注。
2、指数走势
2018年8月16日僵蚕价格指数值为715.23点,低于此时总指数的1256.75点。从2013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6日僵蚕价格指数与总指数的历史走势来看,僵蚕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于总指数,近4年都是从2014年底部中恢复。
目前总指数为1256.75点,僵蚕价格指数为715.23点。虽震荡上升,依旧没有恢复到2013年的高峰状态。
3、涨跌分析
2018年8月16日僵蚕价格指数值为715.23点,今年以来僵蚕价格指数累计上涨了2.20%,强于总指数的趋势。最近一个月时间,则上涨了2.76%。
与前年同期(2016年8月16日)相比,上涨了24.39%,比上年同期(2017年8月16日)上涨了4.45%。同期,总指数分别上涨11.05%,下跌2.75%。僵蚕价格指数涨幅明显大于总指数。
从历史(2013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6日)价格指数走势看,指数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5月7日,当时指数值为1019.59点,最低值为2014年7月4日的452.84点,两者相差566.75点,说明僵蚕的价格波动较大,超过50%。
4、近期快讯及目前市场价格
僵蚕近期快讯一览:
安国:该品今年减少,市场来货量不大,行情坚挺上行,市场广西与四川货行情基本持平,现市场统货僵蚕价格在120-130元之间。(8月13日)
我们在六大市场主要对僵蚕的1个品规的价格进行了统计,目前的报价情况如下。
(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
PS: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官网,查询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留言。
张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