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身份认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生长在台湾的赖岳谦来说,这是一个他思考已久的命题。作为一个"半个福建人,半个台湾人",他对自身身份有着独特的理解。
赖岳谦的父亲是福建莆田的客家人,1947年离乡背井来到台湾。当年的他怀揣着重返家园的期盼,却没料到这一别就是几十年。岁月流转,他在台湾扎下了根。
对赖岳谦的父亲而言,虽然身在异乡,但祖籍之根永远扎在福建这片热土。这份对故乡的眷恋,在后来两岸开放探亲时终于得以释怀。
"父亲当年经历过战火洗礼、228事件的惨痛,他素以坚韧著称。"赖岳谦回忆说,"然而当他终于能够回乡探亲时,行李尚未收拾,双手就已经难掩激动地颤抖起来。"
一张久别重逢的家园画卷在赖氏父子面前徐徐展开。祖祠、族谱、故居......对于长期生活在台湾的他们来说,这番景致如沐亲人温暖,如重拾已失的珍宝。
后来,赖岳谦的父亲离世,他的兄弟也带着子侄回到古田老家缅怀先人。通过族谱,他们发现赖氏的远祖竟是周文王的第十九个儿子,后因协助周武王有功而被封于颍川的赖氏。而他们这一支,则是在唐代便已云游至福建扎根的。
"哥哥弟弟回来后就有些小骄傲了,"赖岳谦笑着说,"他们说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我如此好学,因为我们是文化名门的后裔啊。"
对于赖家人而言,此番溯根之旅不啻是一次珍贵的精神洗礼。从中他们重拾了对根脉的认知,从而更加自信地确立了自我身份认同。
事实上,无论生于何处,对于赖氏家族而言,他们的根脉早已紧紧系于祖国的土地。这一点也是使赖岳谦反思自身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
"虽然我是半个福建人,半个台湾人,但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我们最大的共同点。"赖岳谦如是说。对他而言,血浓于水,祖籍之根是无法割舍的。这份对祖国的情怀,也必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可是,民进党执政当局却一味"去中国化",企图扭曲历史,切断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他们想要"塑造天然独",却忘记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传人。
幸运的是,正如赖岳谦先生所言,只要更多台湾同胞走出去寻根溯源,感受祖国的发展变迁,体察同胞的质朴热情,他们体内的华夏之魂就终将苏醒重燃。
来源:海峡导报
极致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