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百科
  • 问答
  • 学习
  • 看看
  • 站长
  • 生活
  • 快讯

首页 > 资讯 > 快讯

化学人有自己的魔法

时间:2024-06-15 18:40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戴伟利用闲暇时间为青少年做科普。 黄文摄

在人人都渴望变成“网红”的短视频平台上,保持热度很难。一个白胡子外国老头却独辟蹊径,靠扎实的化学实验直播异军突起,短短数月就“吸粉”200多万。

他叫David Evans,中文名字戴伟,今年60岁,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化学家。视频里他总是戴着一副护目镜,穿一件白大褂,体态丰满,面带微笑,常被小朋友说成“肯德基爷爷”。

在视频里,他摇晃手中的烧瓶,里边的液体因为震荡与瓶中空气接触,不断变化颜色;他在洗洁精中加入双氧水和催化剂,瞬间产生的大量气泡,从试管中奔涌而出,直顶天花板;他还表演吸入密度比空气低的氦气,让声带震动的速度加快,声音变得像唐老鸭。

戴伟中文流利,语言幽默,视频里常传来小朋友的尖叫和欢呼。他最受欢迎的视频拥有上千万的点击量。

好奇中国

总是能激发观众好奇心的戴伟,当初来到中国正是源于好奇。

从少年时代起,戴伟就有两大爱好。一是化学,他常在自己家做实验。而除此之外,就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7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对他来说这还是一个“神秘国度”。

他周围的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始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求知欲极强的戴伟特意到使馆订阅了《北京周报》杂志,从中了解到中国的方方面面,包括时事历史、考古发现,还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他被中国深深吸引。“我想了解中国。”

戴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之后成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1987年,一个国际化学大会在南京召开,戴伟作为代表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

那次中国之行,他学会的第一句中文不是“你好”“谢谢”,而是“没有”。

那时的中国,物质匮乏,生活简单,过了饭点儿饭馆里就没有吃的,到商店里想买什么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

他至今记得,宾馆电视里的广告都是和工厂、机器有关,却没有老百姓生活所需的日用品。他坦言,那时候还没有想在中国生活的愿望。

但此后的每一年,戴伟都会来中国一趟。慢慢地,他发现城市物质逐渐丰富了,新楼拔地而起,人民也富起来了。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度。

“这和英国很不一样。”戴伟说。1996年,他辞去了英国大学的工作,决定在北京定居。

朋友们都认为他疯了。面对大家的质疑和不理解,戴伟回答说,别人只看到不好的地方,而他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

他成了北京化工大学的老师和研究员。他开始自学中文,去各地旅游,每年春节还受邀到同事的农村老家过年。尽管条件艰苦,但村民们总是热情慷慨地接待他这个“老外”。他记得有一个孩子见他是满头金发,便喊他孙悟空。

戴伟很受感动,他希望他参与的研究能为中国老百姓脱贫致富做出贡献。在一个科研项目中,他和中国研究者设计了一款用于塑料大棚薄膜的新型添加剂,可以提升大棚的保温性能,让农作物长得高,产量大。

更重要的是,由于晚上的保温效果好,可以减少大棚烧煤炭取暖的需求,更加环保。

他还参与研发新型电缆阻燃材料,让电缆即使着了火也能降低烟雾浓度,更加安全。

因为贡献卓著,戴伟于2004年被聘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的主席;2005年,他获得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唯一颁发给外国人的科技奖励。三年后,在英国,戴伟获得大英帝国官佐勋章。他对颁奖的查尔斯王储说,欢迎您到中国来。

那些曾经认为戴伟疯了的英国朋友也为他的远见点赞,有的还请他帮忙联系与中方的合作。今天,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迅速提高,名列国际前茅。戴伟所在的科研团队,当年只有简陋仪器的实验室,如今已配备了价值上亿元的设备。科研队伍从过去的几个人,发展到了上百人。

“过去别人认为我是来帮助中国的,现在,中英的科技合作是一种互补了。”戴伟说,中国的很多优势是英国不具备的。他现在正帮忙促成一个中英泰三国合作的科研项目。

执着科普

定居中国后的22年时间里,戴伟逐渐能讲出流利的中文,儿话音也说得地道,还养成了对川菜的偏爱和对胡同文化的兴趣。

近来,他又开始“学雷锋”,利用闲暇时间为青少年做科普。

这份新事业源自一次偶然的发现。那次,他受邀为中学生做科普实验,发现同学们表现得很吃惊,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化学实验一样。

原来,在中国的课堂上,出于安全考虑和设备条件限制,即便是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学生在化学课上做实验的机会也不多,更不用说偏远的农村地区。化学元素、理论、方程式都是靠学生死记硬背,学起来很枯燥。

但戴伟认为,“化学的乐趣就是动手做实验。”

于是从2011年开始,戴伟每个月都带研究生去北京周边的打工子弟学校做化学实验。那里小朋友求知的眼神让他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当年介绍戴伟来北京化工大学的段雪教授说,没想到戴伟在科普上坚持了下来,已经把兴趣当作了事业。

戴维希望通过实验让人们喜欢化学,消除对化学的误解,认识到化学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在中小学,戴伟的实验总是受到好评。他喜欢讲笑话、打比喻。比如把催化剂比作雷锋,把冒烟的烧瓶比作阿拉丁神灯,把气体泡沫比作大象的牙膏。有趣的表演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短视频的流行,让他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

然而他的直播并不轻松。别看镜头前只有几分钟,背后却要付出很多:搬仪器、洗设备、准备道具、清理实验室……戴伟常累得满身是汗。

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坚信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科学家做科普的优势是保证准确。他说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也曾每个周末为老百姓义务做科普,“现在我也想和他一样。”

有观众称赞他是“魔术师”“魔法师”。但戴伟认为自己不懂魔法,也不是魔术师,因为魔术师绝不会说出魔术的秘密。他自己只是一名老师,做实验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通过化学实验激发人们思考、研究,并传递科学知识。

戴伟认为互联网是做科普的理想平台。当他得知像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APP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十分火爆时,他就更来了干劲儿,因为这可以让很多平时没有机会操作实验的学生看到科学的乐趣和神奇。

即便已经60岁,戴伟并没有打算休息。北京化工大学刚刚给他在遍布重点实验室的科学楼里修建了一间现代化的科普教室。他也加入了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科普协会,准备继续为更多学生做科普。

戴伟还期待着与中国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记者袁全、贾钊)

相关话题

  • 少儿学英语 根据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排名选择学习机构
  • 阿里巴巴入股商帆信息
  • 互联网金融首纳经济普查范畴 龙驹财行顺应趋势致力普惠
  • “就业优先”两会“C位”出道 金柚网构建人力资源服务大平台
  • 携号转网预计下半年实施 虚拟运营商用户明年才能实现
  • Lyft临时改路演地点:因司机在路演地点抗议被降薪
  • 链家注册资本缩水34% 百度、腾讯、新希望等退出
  • 美团限售股解禁:别着急,向前看
  • 百合佳缘集团CEO吴琳光谈“红娘背后的故事”
  • 爱情银行下架:爱情银行APP将关停下架全面整改
  • 阿里收购InfinityAR:阿里收购以色列AR企业InfinityAR
  • 5G时代全面开启行业新机遇,移动营销势在必行!
  • 百度、腾讯等22投资者撤出链家 链家注册资本缩水34%
  • 汽车金融们如何甩掉重重包袱?
  • 租房市场金融化是趋势,应规范先行
  • 玩转P2P平台八年,选择如介贷网靠谱平台,这两点很重要
  • 滴滴就常德网约车司机被害发声明:配合警方展开调查工作
  • 第九城市与法拉第未来签约 贾跃亭:豪华电动车要落地中国
  • 阿里腾讯入股百望:阿里腾讯系战略投资百望股份5.17亿人民币
  • Uber拟31亿美元收购迪拜打车公司Careem

热门推荐

  • 沈腾马丽回应互联网爸妈
  • 周深贵阳演唱会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逝世
  • 美俄两国防长通电话
  • TKL3比1DYG拿到第二轮首胜
  • 多地禁止一线教师暑假值班
  • 多部门驳斥美签署所谓涉藏法案
  • 裴文宣的爱都藏在行动里
  • 假如我在飞机上遇到明星
  • 官方: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 曾舜晞:我弟是我偶像
  • 王玉雯带照片让张新成签名
  • 亚马尔17岁生日快乐
  • SNH48王奕周诗雨予你巡演成都站
  • 巧了你也穿了白色入境
  • 杰伦布朗官宣女友
  • 布朗尼三分8中0
  • 原来胡歌也不能笑着离开理发店
  • 银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 樊振东全红婵再同框

新华网

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关注排行榜

  1. 1沈腾马丽回应互联网爸妈
  2. 2周深贵阳演唱会
  3. 3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逝世
  4. 4美俄两国防长通电话
  5. 5TKL3比1DYG拿到第二轮首胜
  6. 6多地禁止一线教师暑假值班
  7. 7多部门驳斥美签署所谓涉藏法案
  8. 8裴文宣的爱都藏在行动里
  9. 9假如我在飞机上遇到明星
  10. 10官方: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编辑精选

Copyright ©2009-2022 KeJi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辽ICP备14006349号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