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今日一大早
天上就像下了火
走在街上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烤糊的味道
河南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河南多地相继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省气象部门严阵以待,全天候监视着天气气候形势。不仅如此,他们还加强了会商研判和部门联动,只为了及时发布高温干旱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风险提示,全力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当然
说到降温解渴
怎么能少了人工增雨这个“神器”呢
通过人为干预云层
让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
从而增加地面降水
这样一来
大家就能更多享受到雨水清凉啦
不过,人工增雨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才能成功。6月12日,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云层厚度得足够厚,至少要大于2公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为雨滴。其次,云中要有足够的水汽和水汽循环补充,这可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呢!最后,还得有上升气流来帮忙,它能把云层抬升到合适的高度,让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碰并增大,从而形成雨滴。
所以,请大家耐心等待,我省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天气条件合适,他们就会立即开展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
新闻深一度
提醒
局地42℃!小心这些降暑神器,有爆炸风险
连日来,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今天(12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12日白天:
此外,部分地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气象分析:北方正经历今年最强高温天气
目前,我国北方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略偏早。
从天气原理上来看,这是暖性高压东移导致的,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空看起来非常晴朗,日照也很强,造成大范围高温天气。本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11日-13日是核心时段。另外,由于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会很高,交通出行需要注意安全。
防暑降温 这些隐患需警惕
在避暑降温的同时,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
你是否使用过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
在车内使用这样的降温喷雾,遇明火极易燃烧引发危险。在模拟实验中,消防员用透明盒子模拟相对密闭的车内空间,先往里喷洒大量降温喷雾,再点燃打火器,整个盒子立即被火焰包围。
一些降温喷雾上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车内或者人体过量喷洒、喷涂使用,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有爆炸的危险。
这些物品遭暴晒易引发危险
一些车内常放置的物品在烈日暴晒下,有可能发生轰燃、爆炸等。不要将以下物品长时间放在车内:
高温来袭 这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有哪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天气一热,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事实上,长期在空调环境下生活,身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一旦置于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是: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在进室内后10分钟再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
夏天,有人喜欢在地板上睡午觉。虽然感觉凉爽,但坚硬的地面不仅透气性差,而且聚湿性强,容易受寒、受潮。
正确做法是:选择凉席加上舒适的卧姿,配合室内流动的空气,风扇不要对着人直接吹。
夏天,不少人喜欢穿得少,同时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其实,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炎炎夏日,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抵御高温,守护健康呢?
尤其提示,需要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⑩)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