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百科
  • 问答
  • 学习
  • 看看
  • 站长
  • 生活
  • 快讯

首页 > 资讯 > 快讯

打出不同手机的龙舟emoji

时间:2024-06-10 23:40 作者:Vista看天下

曾几何时,被东北早市上豪横的油炸糕和大果子包围的网友,一定想不到。


现如今,有那么一群互联网野生“魔法师”——


硬是把很多人眼中土到掉渣的中式面点,做成了你吃不起的样子: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是下面这个:


via @张虎


什么包子饺子大馄饨、煎饼烧卖窝窝头。


统统摇身一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比赛级艺术品。


“一句话,我愿称之为国家一流特技表演!”




01

怎么包子馒头

都被做成了奢侈品


这股中式面点内卷风,最早从短视频平台掀起。


来势汹汹之程度,或许只有当年的翻糖蛋糕可以与之媲美。


首当其冲的,当属蜜枣酥,人称“下午茶茶点天花板”。


最近,如果你看到一群博主在榨红菜头汁和菠菜汁,那八成是因为它在练(翻)习(车)。


via @神奇海娜


榨好的红菜头汁和菠菜汁,正是枣皮和枣把。


将裹着枣泥馅的千层酥,从锅里轻轻一捞,酥皮层层起酥。


好家伙,妥妥一个奢侈品,堪比法术面点。


via @老饭骨


这观赏性极强的酥点,还曾在APEC上,震惊外国元首夫人,彻底让人见识到了中式面点的精深。


手艺人一炸成型,一般人一炸坨。


弹幕纷纷表示,很喜欢师傅做着我看不懂的东西,还轻描淡写、面无表情的样子。


在蜜枣酥之前,更让全民惊叹的美食顶流,是醒狮酥。


via @张虎


这只活灵活现的岭南雄狮,制作过程之复杂与精妙程度,国外几乎无一人愿意挑战。


只见上一秒,你看它还是两块方方正正的直酥,和两块层层卷起的圆酥。


方的层层叠叠,数都数不清有多少层,圆的也和螺旋纹一样,看得人头皮发麻。


via @江寻千


然而下一秒,绒毛根根分明,仿佛赋予了它灵魂。


让很多人直呼,真是越做越让人失望了——


“因为,以前拍的还能勉强跟着做,现在直接禁止麻瓜学了。”


后面的狗头emoji明贬实褒,暗示师傅技术含量太高。



真是人在床上躺,厨艺心中涨——


看完感觉自己厨艺鉴赏能力明显提升。


甚至有人说,“我要去偷师傅的笔记本,偷偷研究,然后成为家里面在厨房最有地位的男人!”



这种近期大火的“中式面点”,是源于我国的传统点心的统称。


按特点可分为酥皮类、浆皮类、酥类、油炸类等八大类。


在技艺精湛的面点师傅手中,面团经过擀、按、卷、包、切、摊、捏、叠等诸多成型手法,花样纷呈。


除了这俩,还有各种天鹅酥、鲍鱼酥。



但事实上,早在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就曾专门拍过面点主题。


炸好的荷花酥在油中瓣瓣绽放,如同魔术一般。



从一秒绽开的荷花酥,到真假难辨的瓜子酥。


植物的花瓣到果实的一生,统统被他们包揽。



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冷知识:


中国,其实是全世界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


via@老饭骨


国宴大师、国宝级、五十余年匠人王志强,就曾在纪录片里,表演过酥皮蒸煮法。


做出来的面果,乍一看还以为是西式下午茶,下意识以为是摆放在白瓷盘里,一种奶油慕斯。


做得这么逼真,精致得都分不清是水果还是点心。



曾经,很多人都只知道龙吟草莓,却不知道面果。


但这几年,除了“御厨”本人纷纷上线,加上一些素人短视频博主学习做美食的热情,一股子捧红了这阵风潮。


还记得当年看《红楼梦》时,我最好奇的就是被刘姥姥吹上天的面果子。


按里面的交代,就是一种用奶油炸的面点,玲珑剔透、各式各样。


“我们那里最巧的姐们儿,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


又爱吃又舍不得吃的描述,听得人又馋又浮想联翩。


结果没想到,前几天我就刷到了一个UP主,学着王志强的起酥方法,愣是把那“牡丹花样的”,做了出来。


via@仓鼠火锅


怎么讲,美食区照这水准卷下去,国宴都显得敷衍了。


“我现在狂到看见做开水白菜和三不沾的,都嫌简单不想三连了。”



02

网上一片叫好

生活里一个也没见到


然而,随着中式面点的爆火,争议也伴随而来。


评论区里有人就问了,网上这么热,但我在生活里咋一个也没见过。



的确,短视频的科普,让更多人知道了,原来我们也有那么多拿得上台面、甚至夺下世界金奖的中式面点。


以至于现在网上都流行起一个说法:


“这比米其林轮胎餐厅的菜精致多了,还是咱中国的点心牛气。”




但这也指向了中式面点面临的一个问题:难推广。


因为难做、技术含量高,美食届有个说法,叫“五年红案一辈子白案”。


啥意思呢,红案儿指的就是专门做炒菜的。


而相对应,是做面食的,则被称为白案儿。


简单地说,就是上灶炒菜五年就算入门了,但白案真得学一辈子。



这波风潮里最被追捧的,就是国产技术之王——开酥点心。


开酥这门工艺并不是触不可及,难的是师傅的手法。


因为别说醒狮酥了,普通人连做个蛋黄酥,都很容易做破皮。


“连我的眼睛都没学会,别提手了。”


via@绵羊料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千锤百炼出来的东西当然令人称赞,但是对于他们已经是家常便饭。


一位自称从事多年的面点师表示,日漫里经常出现和果子店的题材,文化输出很强,但其实,中式面点无论在传承、创意、口味、手法上都不输日式点心——只可惜没怎么宣传出去。


“人家一个和果子,在我们这里就是给入门的练手的,都是基础活儿,最难的就是开明酥。”


via@老饭骨


这是一项机器都代替不了的传统工艺。


因为AI可以作画,但真正接触过开酥的人知道,开酥全靠手工,机器掌控不了手掌的温度。


所以别说普通人,连御厨都会失误。


翻车难免,烹饪比赛上才总是会多做一些。


via@mi


就像评论区里的自嘲:“或许本来下午没事的,但如果把这个当茶点,别说一下午了,我一上午也有事做了。”


“救命恩人让我做,我都得把命还给他。”



一句话,抛开民族感情,一个东西如果卖不出去,不热门,只可能因为利润不够高。


现代餐饮讲究的本就是批量预制,谁的东西能无压力供货加预制,谁的东西就能卖的更便宜。


而没法量产、性价比不高,不适合商业化销售的供货模式,就难以普及。


费时间不说,更多人只想把它供起来,却表示不会去吃——除了舍不得外,坦诚地说,也是担心它油多。


via @张虎


所谓的“酥”,就是食材之间有空隙,现在市面上一切的所谓的酥都在于油的使用,也有少量例外,比方说沙琪玛。


沙琪玛是利用大量的鸡蛋高温下膨胀,在降温后体积探索,在内部形成空隙,也是让食材内部产生致密的,大量的空隙,如此产生“酥”的口感。


而中式面点经过层层工序,哪怕滤掉了很多油,看起来还是锃亮锃亮。


即便是喜欢酥的口感,也不见得“要得起”。



为什么网上一片叫好,现实里依然是西式下午茶烂大街,高端中式点心却很少见。


它实在是太考验功夫。


03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过去,见惯了中式面点大且扎实的人,对它的印象停留在又大又扎实上——


实惠有余,只可惜时髦不足。


其实顶级面点不是没人吃,只是越来越少店能买到。


不少网友就回忆起幼儿园、小学时开在家附近的茶楼,也曾吃过尖塔形状的,也是这种开酥的,上面撒一层糖粉,味道令人称绝。


现在的不少糕点

身上,还能看出唐朝油炸面点的影子。


国产剧里的和果子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如果说包子馒头属于管温饱的主食,那么这种花样百出的糕点,就是一种仪式感和点缀。


经常出现在婚宴上,不吃,只作为艺术品观赏。


(不过据说随着醒狮酥的爆火,现在中式面点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via @舌尖上的中国


如今在年轻人里,悄悄走红的围炉煮茶风,桌上摆的,其实也多是中式面点——


只不过跟风的人多,真正懂行的人少。



更别说相对于西式糕点,往往只用了“烤”或“煎”两种工艺,中式的那就多了去了,什么炸、蒸、煮、烤、煎、炸、烙——


光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就用不同等工艺,有的还蕴含着风俗典故。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写天津卫,什么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燕子李三,甄一口还有一个卖油茶的。


很多中式面点的老师傅们,也配得起成为其中之一。


一千零一味


但据内行人透露,搁以前,一般这类象形面点,不会把各种材料具体多少克、和技术要点分享出来。


“这类技术都老师傅用来傍身的,出国比赛挣荣誉啥的,就靠这个。”


现在拿出来在网上分享,兴许也是“下凡”之意。



这些年,很少见到有人像打卡网红西点铺子一样,排队买中式面点。


西式烘培进入中国市场后,对传统糕点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十几年前杭州一些店里,也卖过类似面点,可惜现在根本看不到了。”


当然,也有面点师通过结合西式糕点可复制的灵魂,做出了适应当下口味的新中式面点。


比如凤梨酥、巧克力月饼等等。



只是区别于这两种商业化的线下点心品牌,现如今,网上展示的顶级中式面点,依然高贵在稀缺、不可复刻。


但若和现代生活没办法接轨,也许只能自娱自乐、敝帚自珍。


想起我第一次知道中式面点,还是小时候看动画片《中华小当家》。


片中有一场戏,面点王、黑暗料理界的怪蜀黍、年龄一百多岁的罗根,制作时加入了始祖传下来的、已有1600年历史的老面:


惊人的龙舟造型“镇魂包子”,惊艳四座。


via@中华小当家


但却在比赛中,与来自山西、游走于四方的“特级面点师”谢七师傅,打成平手。


年纪轻轻的谢七,能与之一较高下的精髓,是他一直在与时俱进、改进着传统的面点。


看似普通的视觉外表下,关键依然是用好吃征服普通人。



剧的最后,俩人停止了争执,罗根化作紫色的烟雾消失了,留给谢师傅一句:


“10年后再来挑战。”

相关话题

  • 河南为何这么热
  • 曝乌克兰前市长在俄遭乌方暗杀
  • 成何体统动画开播
  • 异人之下选角对比
  • 锦州遭雷击旅客无生命危险
  • 中欧班列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
  • 韦神曾在姜萍所参加竞赛上获金奖
  • 奶狗反差变装
  • 流萤变身动画
  • 歌手的回应成了中考作文题
  • 新加坡门将:有人篡改我二维码
  • 陈楚生梁咏琪短发
  • 江苏大学喊话欢迎姜萍
  • 原来我才发现爱能止痛
  • 加沙8岁女孩因营养不良死亡
  • 高考结束开始爆改
  • 飞机站票是什么体验
  • 姜萍:数学就像我的朋友
  • 我在学校做空烟卡
  • 被周也硬控5秒

热门推荐

  • 沈腾马丽回应互联网爸妈
  • 周深贵阳演唱会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逝世
  • 美俄两国防长通电话
  • TKL3比1DYG拿到第二轮首胜
  • 多地禁止一线教师暑假值班
  • 多部门驳斥美签署所谓涉藏法案
  • 裴文宣的爱都藏在行动里
  • 假如我在飞机上遇到明星
  • 官方: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 曾舜晞:我弟是我偶像
  • 王玉雯带照片让张新成签名
  • 亚马尔17岁生日快乐
  • SNH48王奕周诗雨予你巡演成都站
  • 巧了你也穿了白色入境
  • 杰伦布朗官宣女友
  • 布朗尼三分8中0
  • 原来胡歌也不能笑着离开理发店
  • 银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 樊振东全红婵再同框

Vista看天下

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关注排行榜

  1. 1沈腾马丽回应互联网爸妈
  2. 2周深贵阳演唱会
  3. 3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逝世
  4. 4美俄两国防长通电话
  5. 5TKL3比1DYG拿到第二轮首胜
  6. 6多地禁止一线教师暑假值班
  7. 7多部门驳斥美签署所谓涉藏法案
  8. 8裴文宣的爱都藏在行动里
  9. 9假如我在飞机上遇到明星
  10. 10官方: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编辑精选

Copyright ©2009-2022 KeJi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辽ICP备14006349号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