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神舟十四号圆满归来,也带回了在太空上完成了国际上首次全生命周期培养的水稻种子。
据了解,返回的样品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3个生物样品冷包装载的是水稻和拟南芥的实验样品。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科学家通过对返回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代谢等相关分析以及检测及分析研究,解析空间微重力对于拟南芥和水稻作用的规律和分子基础,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此次试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水稻种子能够在空间完成世代交替繁殖。纵观国际,没有一个国家在空间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目前,我国交出了国际首例的完美答卷。
此次实验,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团队承担,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他们从“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出发,系统的研究空间微重力对植物开花的影响,而这项技术也是国际上首次在空间尝试的再生稻技术。
李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