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最近,三星堆遗址中又出土了很多的文物,其中黄金面具的出现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据科学家推测,它已经有3300万年的历史。世界上很多的物质在经过岁月的侵蚀后很容易腐化或消失不见,而黄金面具历经千万年,依然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为什么呢?“从天
最近,三星堆遗址中又出土了很多的文物,其中黄金面具的出现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据科学家推测,它已经有3300万年的历史。世界上很多的物质在经过岁月的侵蚀后很容易腐化或消失不见,而黄金面具历经千万年,依然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为什么呢?
“从天而降”的黄金
我们知道黄金是一种元素,地球本身是无法制造元素的。那地球上的黄金是如何来的呢?难道真的“从天而降”?科学家表示,由于一些含有黄金的小行星在经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于是地球上就出现了黄金。那小行星可以制造黄金吗?其实它也不会制造黄金那宇宙的黄金是如何来的呢?
超行星爆发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质子和中子还不能结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产生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氢和氦元素等。氢氦元素结合后形成了最初的恒星。当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的时候,由于温度很高,元素周期表中铁和其之上的很多元素通过核聚变反应瞬间合成。而越重的元素形成的数量越少,而黄金正是属于重元素,所以超新星爆发产生的黄金比较少。
中子星碰撞
天文学家认为在中子星碰撞的时候可以产生高温和高压,所以更重的元素很容易合成。当中子星碰撞时,由于剧烈的活动,包含黄金元素的一部分物质会脱离中子星在宇宙漫无目的地游荡。当游荡到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就这样黄金来到了地球上。刚开始黄金是处于地球的核心位置,后来随着地核,地幔,地壳的逐步形成,金元素就被包裹在地球的内部。
如果严格按照来源区分,黄金是分为岩金和纱金两种的。在地表几十公里的地下形成的含金的岩石叫做岩金。当深埋在地下的岩金随着地壳的运动而上升露出了地表。经过岁月的风化侵蚀,岩石的金子被分离了出来,大量的水流冲到了河道中,就形成了淘金者所淘到的砂金。
物以稀为贵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据科学家测量,地球上的黄金是有固定总量的,约为48万亿吨。大约47亿吨的黄金都是存在于地核之中,而地幔内约有8600万吨,地壳内约有960万吨。看起来黄金的资源很是丰富,人均下来可达近万吨,但大部分的黄金都是深藏于地核和地幔之中,难以开采。所以地表上的黄金才会显得十分地稀少。
开采的难度
2016年在保加利亚的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有金珠的痕迹。由此科学家推断,人们在地球表面上开采和提炼黄金的历史已经有千年之久。虽说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现在还有着先进的高科技,但这些黄金确实很难开采。难度是在哪里呢?在于目前人类还没有高超的技术水平来挖穿地壳。1989年,苏联就曾首次使用过探孔深入挖掘过黄金,这是人类当时挖掘的最深记录。但由于当时商业开采低于最低的标准,最后以失败告终。
淘金潮
19世纪,由美国开启的风靡全球的淘金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勘探者纷纷赶来旧金山来寻求财富。但这个淘金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淘到的,单就一个潜在的矿点勘探来说,有时候需要地理学家,化学家和工程师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检测到。据统计,大约有百分之十的矿点才会含有可开发的黄金,而1吨的金矿石仅有2克左右的黄金。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的黄金存在于海洋之中,依靠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完成开采,所以至今都没有人找到海洋提炼黄金的方式
黄金的实用性
就黄金来说,它在所有金属中属于最不活泼的元素,想要腐蚀氧化黄金那是难上加难。所以人们每次看到黄金那都是呈现明亮耀眼的黄色,很是惊人。
作为一种稀有金属,黄金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它能够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塑造很多的造型,如金块,金条,金币,金手镯,金项链等。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导电材料,在一些高端电子产品中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航天领域中,黄金还可以用来抵御外太空的辐射。我们看到航天员的宇航服中就含有黄金半透明的镀金面罩可以有效减少太空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侵害。
总结
“外星之物”黄金总体来说数量十分地有限,且隐藏在地底深处,目前人们利用现代的技术还无法完整地开采。且在各个领域,黄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数量稀少的黄金可谓是完美诠释了“物以稀为贵”的真理。
感兴趣的朋友,别忘了添加关注【允儿的趣味科学】
马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