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以下文章,是花了一个星期整理而成,希望对你有用。如何你要配置保险,我认为你一定先关注自己社保。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请正确认识这一点。尤其是社保里医疗险。商业保险是由社会保险发展而来的,所以商业保险的很多规则与社保是一脉相承的。对社保
以下文章,是花了一个星期整理而成,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你要配置保险,我认为你一定先关注自己社保。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请正确认识这一点。尤其是社保里医疗险。
商业保险是由社会保险发展而来的,所以商业保险的很多规则与社保是一脉相承的。对社保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能帮助我们更合理的配置商业保险。
说起社保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个大概,但是社保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交钱,怎么保障?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明白了。这次我们按照把社保按照商业保险的逻辑来解读。分别是概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自己回答以下问题,并且明白社保的底层原理。
一、社保总览
1、社保的分类
按险种分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按照近年国家的政策导向,社保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将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可能会合并,并增加1个长期照护保险,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社保分类
2、按参保人群分类,通俗的说就是买社保的人群主要分为4类:
第一类是有固定用人单位的人:
第二类是个体户、企业雇佣的临时工等,在社保里叫做灵活就业人员
第三类是城镇无业居民,也包括未成年人
第四类是农村户籍且没有单位的居民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家决定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保合二为一,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各地正在陆续落实。
2、社保的特点
1、公平性
社保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他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是相对的平等,而不是效率,这体现在三个方
一是出钱与保障多少关系。社保不太追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说的再直白一些,社保交钱多的和交钱少的人,他们最终获得保障的差距一定会比交钱的差距小。这个差距是国家运用政策设计、财政补贴等各种方式来缩小的。
二是保障水平。既然要平等,要能覆盖国家的大部分人,那保障水平肯定是有限的,社保提供的是基本保障,大风险来临时社保能拖个底,好歹能治病,维持基本生活,但是要想治得好过得好,这就不是社保管的范围了,这部分可以用商业保险来解决。
三是不限健康状况。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医疗保险上,了解商业保险的,人都知道购买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商业保险,对身体情况是有要求的,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人,即使愿意出钱,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会愿意保障他,即使愿意保障,在购买商业保险之前患的一些疾病,保险公司很可能也是不保的。
但社保不同,无论是否健康,只要愿意买社保就保,而且购买之前的疾病也是保障的。举个例子,一个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就算买到了商业医疗保险之后患上甲状腺癌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保的,但如果买了社会医疗保险还是可以正常报销的。
2、稳定性
社保是国家牵头运营的,只要我们的国家有政府在,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维持社保的稳定运营,这点不用多说。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该不该买社保?
如果是有正式单位的职工,这个问题就不用考虑了,因为这是强制参加社保的不得不买;
那么如果是其他三类人呢,该不该买社保?
当然要买,社保是国家给人民的福利,除了我们自己交的钱,单位交的钱,国家还投入了很多财政补贴,也就是说拉长时间来看,大部分人从社保中获得的保障,很可能比买社保花出去的钱要多,不买不是省钱,而是浪费了国家的福利,何况连社保都不买,一旦发生高额风险,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那时候怎么办?
那我不买社保,只买商业保险,直接跳过公平,去追求效率行不行呢?
我的看法是养老险可能还会有一些特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社保的医疗险是一定要买的,如果了解过国内商业医疗保险的续保,你就会知道目前大陆是不允许承诺保证续保的,一旦一款商业医疗险停售了,消费者很可能面临身体条件变差,无法重新购买其他商业医疗险的情况。
而社保的医疗险既能保障既往政,又很稳定,正好弥补了商业保险的这个局限,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至少还能拖个底。所以社会保险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这一点,请大家牢记。
二、社保五险之养老保险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的缴费能力和养老金待遇都远高于城乡居民,我们从理解一支保险角度,从五个方面了解,分别是:是谁参保,谁管理,怎么交钱,两个账户和怎么领钱。
第一部分:谁参保?
第二部分:谁管理?
第三部分:怎么交钱?
第一个交钱的群体是职工和所在单位。
一般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用基数乘以对应的比例,单位交20%左右,各地会略有不同,这部分钱进入统筹账户,个人交8%进入个人账户。
工资基数是有上下限的,标准一般参照当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即社平工资,工资再高,最高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资的3倍交钱,工资再低,会低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资的60%交钱。
举个例子,假设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是每月5000元。如果张三工资每月2万元,最多也只能按社平工资的3倍,即1.5万元基数交钱;如果张三工资每月2千元,至少也要按社平工资的60%,即3000元基数交钱。
当然,职工的养老保险,单位不一定会按实际工资水平去缴费,所以一般来说缴费基数会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实际工资。
第二个交钱的群体是灵活就业人员。
这部分人没有单位帮交钱,钱都得自己来出。按规定这类人以上年度当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交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剩下的8%进入个人账户。
第四部分:两个账户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两个账户管理的。
1、统筹账户:
单位为职工交的那20%和灵活就业人员交的那12%都进入了统筹账户,这个统筹账户是公共的,一个地区共用一个,而且账户是即收即付的。
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想象成一个公共水池,每个月劳动力交的钱会成为流进水池的水,水池呢,一边进水,一边出水,流出去的水就是每个月给退休人员发的养老金。
如果工作的人多,退休的人少,那么进水多出水少,水池就能存下一部分水。反之,如果工作的人少,退休的人多,那么进水少,出水多,水池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干涸,这就是老龄化对社保养老金造成的压力。
2、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顾名思义就是在每个人名下的账户,职工交的那8%以及灵活就业人员交的8%都进入了个人账户,进入账户的钱会逐渐积累下来,叫做完全积累制。这部分钱不是公用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只是我们需要按规定领取,不能随意支取,相当于强制性养老储蓄,存在个人账户里的钱,政府会帮我们运营,因此还会有一定的收益。
第五部分:怎么领钱
以1997年为界限,在那年之前和之后参加工作的人,领取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同。这里我们主要说1997年之后参加工作的怎么领钱?
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养老金公式:
公式里第一个蓝色框部分,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从公式里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领取的多少与三个因素有关,工作时交钱的基数,交钱的年限和领钱时当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也就是说工作时交的钱越多,交钱的年限越长,退休后从统筹账户里领的钱也就越多,同时领的钱会随着当地社平工资的上涨而逐渐变多,所以社保养老金具有一定的抗通胀作用。
1、统筹账户里的基础养老金,强调三点:
第一,未交满15年统筹账户清零,如果退休时累计缴纳的年限不足15年,又没有按政策补足的,这部分钱就领不到了,就贡献给社会了。
第二,能领多久算多久,统筹账户的钱是不属于个人,万一刚领没多久人就没了,是剩下的钱不可以继承的。
第三,个人系数差异减半,虽然交钱越多领钱越多,但是我们从公式里可以发现,如果张三按照社平工资的3倍交钱,领钱的时候这个 3 倍要和 1 倍社平工资做个算数平均3+1的和除以2,张三的领钱系数变成了2,只能按2这个系数来换算领钱。王五按照社平工资的60%交钱,领钱的时候也是以 1 倍社平工资做算数,平均0.6+1的和除以2,王五的领钱系数变成了0.8,按0.8这个系数来换算领钱。
这个政策设计反映了社保的社会公平性,是从宏观层面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措施。总之从统筹账户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使年轻人供养老人,缴费多的补贴缴费少的,寿命短的补贴寿命长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我们工作时交到个人账户里的钱,累计起来再加上一小部分收益,退休的时候,政府会按照不同的退休年龄把这笔钱分成n个月发给我们,比如60岁退休分139个月发。
跟统筹账户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钱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没有领完就去世余额可以继承。如果领完还活着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财政会给补贴,让长寿的人继续领,金额和原来的一样,所以从个人账户领钱也是越长寿越划算的。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可以看作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缩水版,也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城乡居民满16岁以后可以自愿参保,自主选择缴费标准。目前国家规定了从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12个缴费档次,每个省份可能会略有不同,除了个人每年按选择档次交钱,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规定是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个人交的钱和政府的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后账户余额分139个月发放。
而统筹账户里的钱全部由政府来补贴,目前的发放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各地可以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交钱和领钱标准是远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3、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指的是退休后领的养老金与退休前领的工资之间的比率。假设退休前每月挣1万元,退休后每个月领6000元,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就是60%,养老金替代率越高,说明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越好。
那么这个比率多少合适呢?有两个官方标准给大家参考。
参照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论坛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8里的内容,我国目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到50%,是低于国际警戒线的,而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就更低了。
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社保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从社保中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不够用,有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人又太少,那么商业养老保险就成为了提前规划养老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201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说明政府也是非常鼓励和支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59号
三、社保五险之医疗保险
我们现在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有些城市还有其他的补充医疗,比如成都市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一部分:谁交钱、怎么交钱
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包括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交钱账户和相关管理也和养老保险类似,职工必须参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交钱,单位交6%~8%左右,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这个公共水池,另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供个人使用,个人交2%左右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缴费基数与养老保险一致,一般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上下限分别是社平工资的300%和6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按月交的,一般来说单位和职工不会轻易断交,所以职工参保是当月缴费,当月就可以享受保障了。
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保,钱全部由个人来交,缴费基数是当地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80%左右,缴费比例是8%左右,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不像职工那么稳定,有些地区提供了不同的缴费方案可以自由选择。比如虽然需要交的钱是按月算的,但可以选择年交半年交或季度交,或者是可以选择不要个人账户,只要能报销的统筹账户,那么缴费比例可以低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区都规定灵活就业人员首次缴费或断缴后重新缴费有3~6个月的等待期,这一点是与商业医疗保险类似的,因此建议不要断断续续的交钱。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到退休年龄并且交够规定年限时,退休后就不用再交钱了,但仍然享受保障。如果到退休年龄还没有交够,规定年限可以继续交,规定年限一般是20~30年。
第二部分:谁管理
医保比养老保险的管理低一级是市级管理。
市级管理,导致每个城市的缴费比例进入两个账户的比例,规定缴费年限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管理细则都不同。
市级管理还意味着在其他城市就医属于异地就医,是需要向参保地的社保管理部门备案的,否则会给报销带来很多麻烦,这一点请注意。
市级管理也造成了每个城市对于医保卡的管理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城市的政策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是可以由全部家庭成员共享的。举个例子,儿子以本人的名字看病,但是刷爸爸的卡是可以的,在另外一些城市目前还是只能看病刷自己的卡。在购买商业保险进行健康告知的时候,如果出现医保卡有为家人付款的记录,需要根据各地医保的具体政策,以及是以谁的名字就医来综合判断。
第三部分:两个账户
1、个人账户,这里的钱是属于自己的,只是用起来有一定的限制,在定点药店买药或者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时,自费部分是可以刷社保卡,用个人账户里的钱支付的。身故后账户里的余额是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
2、统筹账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不同,它就像一个公共水池,大家都往里倒水,财政也会补助一部分水放进去,当参保的人需要报销的时候,就从水池里取水,这个账户起到风险互寄的作用,所以是不能继承的。
第四部分:报销范围
1、地点要求
必须去当地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才能报销。医疗机构也分等级,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等级越高,报销比例就越低。这是为了有效分流常规的小病痛,可以到低等级的机构去看,大病或疑难杂症再去大医院。
除此之外,异地就医需要备案,即使备案了,报销比例一般也比在本地看病的低一些。
2、项目要求
医保报销最常规的是住院费用,要求是在社保目录内,才能用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这个社保目录一般有三个,分别是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
药品还分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药比乙类药报销比例高,丙类药是自费药,各地的目录和报销比例都略有不同,除了住院以外,还有一些情况也可以报销,如门诊特殊慢性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急诊留观、家庭病床等,同样的报销细则和比例,还要看各地的具体规定。
那么哪些情况不报销呢?
1、除紧急情况外,去内地非定点医院看病不报销,去境外或港澳台看病产生的医疗费不报销;
2、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负责报销的医疗费,基本医疗不会重复报销;
3、第三方责任引起的医疗费,应该由第三方承担,除非有肇事方逃逸或者无第三方责任人的有关证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才会先报销,并保留向第三方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4、除此之外,吸毒、打架斗殴、违法犯罪、故意自伤、自残、醉酒、戒毒、性传播疾病、医美、生理缺陷、不孕不育这些情况导致的医疗费,社会医疗保险也是不报销的,当然商业医疗保险也不报销。
第五部分:报销多少
除了刚刚讲过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还有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是按当地月社平工资的10%左右来确定的,一般是几百元,封顶线是按当地年社平工资的4~6倍来确定,一般是几十万元。
总结一下:不在报销范围内的不报,自付部分和自费内容不报,起付线以下的部分不报,超过封顶线的金额不报,剩下的才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的部分。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它是由以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而成。
从交钱来看,缴费基数比例与灵活就业人员相似,但更便宜,大约每年100~300多元,大部分地区按年交钱,断缴后重新缴费,同样有3~6个月等待期,但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同的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交一年保一年,没有是否退休之分,无论多少岁必须交钱才能享受保障。
从用钱来看,因为交的钱少,很多地方都不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设个人账户,只保留统筹账户,未报销筹集资金,报销范围与职工是相似的,也有起付、线和封顶线,但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都低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大病保险
大病保险,有些地方也叫大病互助金等,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非从业居民都可以买。事实上职工和居民购买的大病保险通常是两种,但很多地方是合并在一起管理的,收费报销都基本一致。
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跟基本医疗保险一致,都有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保目录的限制,基本医疗报销后还需个人负担的社保内费用,可以用大病保险来报销,减轻老百姓的大额医疗费负担。
大病保险也有自己的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有些地区没有给付线,是按集聚式分段按比例报销,比如1万元以下报销77%,1~2万元之间报销80%等等。有些地方有起付线,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按统一的比例报销,比如超过1.5万元以上的部分报销60%,每个地区的封顶线也不同,通常大病保险可以报销的额度都在几十万元。
感谢阅读,您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私信交流。
我是一名保险经纪人
我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站台,我只忠诚于委托人的需求和我的职业操守。
愿您:清清楚楚了解风险,明明白白购买保险,踏踏实实享受生活!
金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