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导语:从零壹财经统计的行业最新数据分析,2019上半年正常运营的平台减少了176家,下降趋势虽有所缓和,但剩余数量已跌破900家,主要以清盘分期兑付和网站关闭平台为主。
监管层态度暧昧,P2P恐难“备案”
在近期召开的P2P风险整治总结会议上,监管层对于下一步安排态度暧昧,“备案”之事只字未提,仅表示整改基本合格机构有机会纳入“监管试点”,并要求下阶段行业内持续风险出清,维持综合成交量、平台总数与用户数量的“三降”之风。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此次会议释放出的信号确实有些令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当前互金行业形势混乱,业内投资者人人自危,而“备案”又非一日之寒,监管层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行业内自行调整,来恢复市场整体稳定。
新金融洛书曾指出过,P2P行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缺少一个风险缓释机制,一旦行业爆雷,巨大的财产损失就会将投资人引向街头。P2P抵押担保的模式本质导致行业飘忽不定、难以稳妥,而投资人群的理财需求切实存在又亟需解决。
全民外贸 成投资 人 “新欢”
针对这一现状,记者咨询了著名金融分析师王静女士,她表示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整治源于对金融行业定位发生了改变,实体经济作为立国之本是恒古不变的根基,摒弃P2P的虚拟性资金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配合实体经济的模式是当下投资人新的选择方向。
在王女士的指导下,记者发现市面上的确已经有“救市”的平台存在。他们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政策,采用“外贸代购”的模式,通过让用户给外国人代购中国商品赚取售额利差的方式,一方面帮用户实现财富增值;另一方面促进出口贸易发展,能有效拉动内需,为经济全球化添砖加瓦。
因其隶属高利润的外贸行业,投资收益有保障,加之政策法律双护航,安全稳定,用户放心,在金融市场维稳未定的当下,赢得了一众好评,非常适合原有P2P理财人群使用。
高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