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近日,记者从极飞科技东莞工厂相关负责人处获得消息,其在售的最新款植保无人机在4月底已经正式停产。P30,P20的备料用完后,市场上还压着一批货。在没有新增订单时停产,并给工人放假,也是工厂节流的一种常规操作。
今年来,为了回避植保无人机市场激烈的竞争,极飞科技也在积极尝试拓展新赛道。
4月25日,在四川红原县海拔3600米的若尔盖草原上,极飞科技发布了无人机智能播撒系统。从单一的农药喷洒,至种子撒播,无人机功能在拓展。
据悉,目前极飞除了已发布的播撒机外,还在研发农田机器人、多光谱测绘设备等等。2019年4月份,其甚至花费数千万的资金购买两位字母的域名,以展示在农业领域的“科技”实力。
转型研发地面机械
4月份,极飞官方曾流出一张公司内的地面机械的设计图片。
从这个照片上,这个地面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农田行走的功能,并可以搭载一系列的传感器与作业模块。极飞高层认为,认为农业无人机市场成长性有限已趋近饱和,及早发力地面机械,地面机械更能承载农业千亿大市场的梦想。极飞的梦想是在火星上发展农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本的褪去,植保无人机市场的销量虽在逐年提升,但行业整体上已趋于冷静。在市场占有率与销量上,极飞今年也是乏善可陈。有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整个产业链的实际配套供应量,约在15000套左右,而极飞的销量,约在3000台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极飞的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17年的30%降至现今的20%。而随着其工厂的停产,其他品牌销量的增加,这个市场份额预计仍会持续下降。
在低销量模式下,为了保住利润,维持高售价是极飞唯一的销售策略。此前,极飞科技就曾宣布,已在2017年实现植保无人机版块的盈利。在市场上,同样效率,同等载药量的植保机中,极飞的产品要比主流产品高30%以上。
极飞的三次转型
一旦退出植保机市场,极飞会重新回到了创业初期“铺摊子”的模式?急切求变的极飞,究竟哪里是承载他无处安放的梦想之处?
2013年,在彭斌到新疆游玩,并决定做无人机之前,极飞已经相继试过无人机物流配送、安防和航拍等项目的创业。
2007年,24岁的彭斌创立极飞科技,最早在岗顶电脑城附近办公。那时整个团队只有6、7个人。而机器人和无人机也成了他们创业最早期涉足的领域。2012年,极飞开始尝试在物流、安防、警用、电力巡检、农业等领域开拓无人机市场。不过这些toB的领域,并不能快速给公司带来现金流。而铺摊子式的投资,也让极飞在2013年就陷入了经营危机。
直到2013年10月,正值棉花丰收的季节,彭斌和团队去了一趟新疆调研。他看到农民依然背着喷雾器在农田里喷洒农药,这种传统的人工打药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农药中毒。而用无人机帮助农民打农药,效率则高得多。随后,极飞开始了农业方面的探索,在新疆做棉花的药物喷洒实验。2015年,极飞砍掉了其他产品,把所有人才、资源全部押注在在农业领域,并推出第一代P20植保无人机系统。
从铺摊子到专注植保无人机,再到植保机停产,转战泛农业领域,商业竞争中,变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急切求变的极飞,能否找到属于它的新天地?
坐在拥有通透大玻璃的办公室里,从杭州来粤创业多年的彭斌,看着刚递送到桌前的财务报表,望着远处霓光闪烁的广州塔,陷入了沉思。
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