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在原定于2018年底结束的网贷合规检查事实延期后,网贷监管整治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没有更新的监管进展传出。对于已经被整治了近3年的网贷行业而言,这样的等待无疑是令人焦急的。于是,大家急切地希望能从3月份的“两会”上获得新消息。本文笔者结合最新“两会”传出的信号浅谈今年网贷平台的基本生存之道。
生存指南一:敬畏监管 敬畏风险
众所周知,2019年依旧是网贷的监管之年,是行业走向合规的攻坚之年。平台想要生存下去,一切必须要跟着监管走,读懂监管风向标才有可能找到生存之道。
网贷从业者们,首先要对监管存敬畏之心,对风险保持敬畏。经过几年的监管整治洗礼,从业者们应该深切体会到监管趋严趋紧的态度和决心。说到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物,网贷的本质仍是“金融”,而金融本身内涵的逻辑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只要把握住风险,把握住对监管的敬畏,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生存指南二:全面落实合规要求
近年来,在网贷专项整治过程中,监管的取向实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专项整治本身而言是一种运动式的监管方式,并非一个长效化的机制。一是因为行业风险集中爆发,为了尽快补充之前的监管漏洞和空白;二是网贷行业正处发展摸索过程中,监管机构也在摸索如何更好地管理,平衡监管与发展。
从“175号文”和“1号文”来看,“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稳妥有序推进风险处置”,监管整治的立场坚定,从全国层面再次明确了加快P2P风险化解的决心,彻底打破了行业内的侥幸和幻想。因此,有问题的平台,也不必再抱有侥幸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备案幻想,早做良性退出的准备;而对于想要继续从事网贷行业的平台而言,则必须尽快不折不扣对照合规清单要求全面落实整改,积极配合整治工作。毕竟,“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对于未来整个行业能够容纳多少家平台都应该有清醒的认知了。想要生存下去,合规容不得一点含糊。
生存指南三: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是服务方向
仅做到合规显然还是不能活下去的,毕竟从目前来看合规检查还未结束,“175号文”和“1号文”也没有明确备案具体的时间点;网贷专项整治依然任重道远,从“集中整治”到“常规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网贷平台而言,这不仅意味着“三降”状态持续,平台成交规模被限制,且合规成本会居高不下。因此,不仅要做到合规,还要想办法保生存,这是一场持久战。
从业务发展方向来说,今年政府报告在强调打击非法集资、严控风险的同时,也明确将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而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贷作为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的低成本新型借贷模式,在进入中国的十年里显著降低了借贷双方的信息搜集成本,超越了传统社会的熟人借贷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不利于小微借贷的局限,部分满足了个人消费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同时也拓宽了大众理财的渠道,由此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因此,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网贷还是大有可为的。
综上所述,2019年网贷前路艰难,但机会仍存,跟着监管走,合规发展不放松,才有机会活下去。
张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