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三生有幸。因为今日头条无条件写作竞赛,我听到了来自清华大学SEmotion人声乐团的阿卡贝拉清唱,朴树校园民谣《生如夏花》。清华大学SEmotion人声乐团在中信书店清唱《生如夏花》如此幸福,今天每一个元素,都让我这个理想主义傻瓜的满意。1
三生有幸。
因为今日头条无条件写作竞赛,我听到了来自清华大学SEmotion人声乐团的阿卡贝拉清唱,朴树校园民谣《生如夏花》。
清华大学SEmotion人声乐团在中信书店清唱《生如夏花》
如此幸福,今天每一个元素,都让我这个理想主义傻瓜的满意。
1.清华大学:
这个曾经清政府的留美预备学校,因为《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而成为中国顶级学府,经过多次战乱的死里逃生(1912年清华学校,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清华大学),它居然奇迹般存活下来,成为世界级百年名校,也成为中国精英理想主义者们集中营。
一百年来,清华园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训下,可谓大师辈出: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著名学者闻一多、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冯友兰、金岳霖等等等等,曾经这里是中国五四运动中心,曾经无数清华学子怀揣追梦之心来到这里,自强不息,永不服输,挥洒汗水,青春无悔。
清华,在那个理想主义年代,是理想主义的拓荒者。
清华百年校庆电影《无问西东》,影片中时为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梅贻琦回答吴岭澜的问题: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恼,也不后悔的平和与喜悦。这就是真实。
生命是一本不忍猝读的书。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提前了解自己所要面对的人生,我们是否还有勇气背井离乡来赴约?
这,真还不好说。
生命如此忙碌,它不肯为每一个人停留驻足。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就忙碌到麻木,还谈什么理想?
坚持自我,爱我所爱,享受生活,无闻西东,有时候如此艰难。
但是,总有那么一小部分“理想主义者们",他们天生异类,他们不属于规律,他们敢于从束缚的生命中解放出来,只跟着心的感觉走,去寻找生命幸福的归宿:
一个人真正想要的,其实并非物质,而是心灵的富足。
2.无条件写作:
范雨素曾说过一句话,真棒:“作为一个人,总要做一些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
这个46岁的农村妇女说,她写作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荣耀,她写作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富足。她说读书和写作的时候,她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阶层的精神满足。而人人都可以写作,写作如此容易,写作是无条件的。
除了热爱金钱,我们还能热爱什么?
真理。
你看,一个看似一无所有的底层素人,其实比我们都奢侈,她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讲:私有制出现,阶级产生,导致人类出现不平等。如今3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阶层固化日益加剧,上流社会的通道从来都个窄门。一个底层人想要真正跨越阶级,一般至少需要3-5代人的努力。
而无条件写作,实现了精神层面的阶级平等,所以无数人为精神世界的自由王国而写。
只要你是真的想要,你就会快乐。
追梦之人,没有财富、外貌、身份、地位等高低贵贱之分。追梦之人,谁都了不起。每一个人的梦想都一样金贵,一样值得被尊重。
无条件写作是什么?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活着的人,能够呼吸。只要活着就可以写。
那写作是什么?
再打个比方,像一个艺术家创作作品,雕塑家做雕塑,歌唱家唱歌,画家画画。
为什么说写作不需要条件?
天赋。天生的。不写不行。文字从笔尖自动就往外流。止都止不住。
《无问西东》陈光耀的母亲对他说:我希望你享受人生,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
无条件写作,就是最朴素地享受人生,最高级地活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真正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生命接下来就会有奇迹发生。
“纯粹”和“美好”是一对孪生兄弟。
3.阿卡贝拉:
什么是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A cappella),起源于14世纪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意大利语意思是“中世纪教会无伴唱素歌合唱”。
意思就是:NO架子鼓、NO吉他、NO小号、NO贝斯、NO萨克斯、NO钢琴、NO任何乐器!
只有纯人声清唱。
出身高贵的“理想主义者”阿卡贝拉,在短暂辉煌后,经历过漫长时间的寂寞。
17世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乐器迅速发展,小提琴、钢琴成为了上流权贵阶层的挚爱新宠。19世纪,管弦乐大盛,歌剧、艺术歌曲、合唱歌曲“嚣张”到了顶峰,它们全部都应用了“时髦”的乐器伴奏。这时期的那些音乐大师们,像巴哈、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居然没有一人留下他们的阿卡贝拉曲目。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一时曲高和寡,可谓落寞至极,被彻底雪藏。
可是,乐极生悲,物极必反是宇宙的规律。到了20世纪,“膨胀”至极的人类终于开始怀念和谐朴素的纯人声合唱了。1909年,美国耶鲁大学Whiffenpoofs成立,为阿卡贝拉全球复兴拉开了序幕,之后复古之风又席卷到了欧洲,最后是全世界。
在上世纪80年代,阿卡贝拉校园民谣又回到人生巅峰。
香奈儿·可可曾说:流行稍纵即逝,而风格永存。
什么意思?
经典就是经典,真理就是真理。
黑夜黑色的眼睛应该用来寻找光明。不管黑夜多么漫长,真理终有一天会看见曙光和天亮。
追求真理之路,注定路途漫漫,但理想主义者们甘愿上下求索。
一个人虽然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应该全力以赴去拓展生命的宽度。
可是,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得到?
命运,它永远无法让理想主义者们跪地求饶。
4.生命:
我所理解的生命,绝不仅仅是简单生物意义上的“活着”,我所理解的生命是不断地万物生长,生命应该是朝气蓬勃年轻和青春的模样。
所以,哲学意义上讲,很多人虽然活着,但其实已经死了,而很多人虽然死了,但其实他还活着。
年轻和青春,不只是生物意义上的年轻,它应该还是所有充满狂喜、热血、渴望的生命的图腾。
像SEmotion阿卡贝拉乐团的那首歌《追梦赤子心》所唱: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要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有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你看,真正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
多美。
5.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歌名篇。
英文原文是:“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郑振铎译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夏花”具有绚烂繁荣的生命力,在盛夏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它们如同奔驰、跳跃、飞翔的生命精灵,象征着生命的辉煌灿烂,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匆匆。
人生短暂,满打满算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一定要闪闪发光,过璀璨绚烂的人生:
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
活着,或者去死。
要么就轰轰烈烈,释放出生命所有的美丽与激情,那么,真不如去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作为生命的精华和中心,简直诱惑极了。
罗素曾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居然讲,爱情带来的强烈狂喜,可以让他愿意为了这几小时欢愉而放弃生命中的其他一切,他说爱情可以让他解除孤寂,看见天堂。
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没有真正爱过,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事。一个人如果至死都找不到爱情,我想他死都不会甘心。
朴树这个音乐天才,每一首歌都直击生命的心脏。
《生如夏花》: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空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啊
惊鸿一般短暂
像夏花一样绚烂
你们生命中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一件事,可以让你不远万里不负勇往,甚至牺牲生命,只为一个诺言,一面之约。
我们到底有多久,没有如此“疯狂”地活过了?
我们到底沉睡了多久?
我们总是学会了说话,却忘记了表达,尝试着哭泣,却不知道感动它来自哪里。
在这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此生,才能不会遗憾?
萧伯纳说:“仅仅是活着,就值得感谢了,不是吗?”也许当我们倾其所能活一次,当我们老了,就会发现没有遗憾的生命,才能了无遗憾。
我多么希望,在这个美丽又遗憾的世界,每一个生命都能像夏花一样怒放,永远充满希望,永远轻舞飞扬,永远热泪盈眶。
当我们跨越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经历过波澜壮阔,就一定会找到平凡世界的人生方向。它应该像大师泰戈尔的那句诗一样美:“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从今天起,做一个热情的人,呼吸、记录、爱,做一个简单纯粹的追梦人,理想主义过一生。
生如夏花。
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