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最近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已达45.7%,初中生的近视比例已经高达74.4%,但是,作为家长你是否知道,这给孩子配眼镜可是大有讲究,里面的学问不少,一旦不注意,孩子可是要受罪的。山东梁女士的女儿因为配错了眼镜,白白受了一个月的罪
最近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已达45.7%,初中生的近视比例已经高达74.4%,但是,作为家长你是否知道,这给孩子配眼镜可是大有讲究,里面的学问不少,一旦不注意,孩子可是要受罪的。
山东梁女士的女儿因为配错了眼镜,白白受了一个月的罪。
梁女士的女儿自从带上新配的眼镜之后,就总是感觉路不平,很晕的感觉。梁女士以为是感冒了,吃了不少感冒药、头疼药,可女儿的病情就是不见好。最终,梁女士在一家专业的配镜机构找到了女儿生病的原因。
原来由于梁女士在一家小眼镜店给女儿配的眼镜度数不合适,才导致了孩子出现头晕的症状。
那么,石家庄的眼镜市场,在验光配镜时是否规范呢?《今日资讯》记者进行了走访。
针对首次配眼镜是否需要散瞳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十几家眼镜店后发现,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眼镜店都不会给孩子做散瞳,一半以上的眼镜店只是在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和试戴后,就给出了配镜度数。
店员的理由一般都是说散瞳会对小朋友的眼睛造成伤害,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验光师翟英告诉记者:散瞳药作用是暂时的,药物的作用也是局部的,一滴眼药水才含0.03到0.05毫升,到全身的吸收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是可以代谢掉的。
医生表示,对于16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初次验光配镜,需要进行散瞳。并且散瞳验光后,还需要再进行复查,综合每次的验光结果和孩子视功能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出一个准确、合适的配镜处方。
而对于家长给孩子配近视镜,直接去眼镜店的这种做法,医生表示,这也是不正确的。
翟医生告诉记者: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首次验光也好,平时验光也好,我们还是建议到正规的医院眼科,因为首先需要排除一些眼睛的疾患,比如一些小朋友可能会有斜视,排除了这些问题,我们再进行正规的验光过程。
新闻多一点
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学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流行、户外运动时间少等都造成了青少年近视率上升。那么,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郭秀瑾为广大家长支招:
使用电子产品要控制时间
除了学业负担重外,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流行对于孩子的视力更是雪上加霜。
郭秀瑾提醒说,一定要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长不超过一个小时,每使用20分钟需要休息5分钟。阅读时要保持40厘米左右的距离。同时家长可以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
户外运动对保护视力很重要
在采访中,郭秀瑾不止一次对记者强调,户外运动对于孩子的视力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患近视风险将降低2%。确保每周14小时的户外运动可有效防止近视。
郭秀瑾建议,孩子在幼儿期应该争取每天3小时以上自然光下户外活动,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该不少于2个小时在阳光下的户外运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生活细节也会影响孩子视力
在采访中,郭秀瑾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担心灯光不够亮,总愿意把灯光调得特别亮,其实对于孩子的视力来讲,灯光太亮或者太暗都是不合适的。”郭秀瑾告诉记者,过强的光线会使孩子的眼睛容易感到疲劳。
“给孩子的灯光应该是柔和的光,最好保证光线来自于孩子的左前方。同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因此孩子阅读学习时,可以选择能调节明暗度的灯,将亮度调到柔和为准。”郭秀瑾建议说。
同时郭秀瑾提醒,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写字的时候歪头,握笔的时候指尖距离笔尖近都对视力有不良影响。孩子应该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书本离眼一尺。在阅读写字时要保持坐姿端正,走路、坐车、躺卧时不要阅读。”
家长要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
2016年发布的《不良用眼习惯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在近视发生初期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控手段,使得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患者度数猛增的情况十分常见。
“不少孩子在视力下降后,往往没有及时告诉家长,当家长发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时,孩子已经发展成真性近视。”郭秀瑾表示,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前端筛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和发现近视后投入的治疗相比,前期筛查却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郭秀瑾建议,家长最好间隔3个月左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及时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确定是否为真性近视,以便进行有效矫正和治疗。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爱眼榜样
郭秀瑾认为,家长的行为对于孩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可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从而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改正自己的坏习惯。”然而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却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令孩子有样学样,使一些损害视力的行为成为孩子的习惯。
“比如有的家长在家中手机、平板不离手,节假日时也宁愿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而不愿意带着孩子到户外去走一走。这样一来,孩子也会认为玩手机、平板不是坏事,因此养成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同时没有参加户外运动的习惯,也会慢慢不喜欢户外运动。”
郭秀瑾表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爱眼护眼的好榜样,从而让孩子懂得要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
(河北经济今日资讯、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官方微信
陈悦明